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7472574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管仲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上述史料,从中概括出第二、三则史料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艺术篇】

材料一


图一《史记》

图二《天下第一行书》

(3)写出材料一中《史记》的体例;图二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谁?

【思想篇】

材料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4)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教育篇】

(5)请写出唐朝科举制完善相关的三位皇帝?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写出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并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二汉武帝大一统




(2)依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写出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的措施,并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大一统的影响。

材料三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秦怨商鞅之法,甚于私仇,卒车裂族夷,天下笑。

——[宋]苏轼《司马迁二大罪》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错误),顾托(辅佐新皇帝)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纪十四》


(3)根据材料三,对于商鞅和汉武帝,简要说明苏轼和司马光分别是怎样评价的。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认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1-05-25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的回眸:中国古代改革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摘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迁都中原后,孝文帝更加积极地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例如,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

——摘自李翠《中国民族报》(2021年1月26日)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举例

领域措施内容
经济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军事保甲法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谈一谈上述三次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2024-04-09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示意图

材料三   “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穿钱的绳子都朽了,已没有法子把钱数清。太仓里累年积存的粮溢露在仓外,烂的已不能吃了。”正是在这样的富厚情况下,西汉朝廷在武帝的时候走.上了它的盛世。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读材料一中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反映了战国的商鞅变法,请问变法中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富厚情况”是汉初统治者持续实行哪一政策的结果?此后汉武帝的统治对西汉王朝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2022-01-21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