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755240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8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


(1)材料一中这项水利工程的是什么?这项水利下程的设计建造者是谁?

材料二:“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2)材料二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知识点】 都江堰 官渡之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出这两幅图片中工程的名称。分别说出这两大工程修筑的时间及主持修筑的人物。
(2)这两大工程的修筑目的是什么?它们又有着哪些共同点?
(3)在这两个重大工程中,你更支持哪一工程的兴建?请说明你的理由。
2019-05-09更新 | 2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白虎通》

材料二:当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的眼界大为开阔;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性。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华阳国志·药志》


(1)材料一“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
(2)据材料二,分析从旧石器跨入新石器时代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反映了的工程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影响农耕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2022-02-23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成都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三大主体工程?如果你是当今这一工程的旅游形象宣传大使,请为其写一条宣传语。
(3)你认为A和B两个历史人物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18-01-30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