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7643965

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材料一政治制度——编者注)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才能,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苏格拉底

材料三 韩非子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民主性有何表现?列举实施这一民主的具体方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指出的该“政治制度”的缺陷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认为要“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东西方同一时期的法制有什么共同性?

18-19九年级·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法国教授、作家瓦尔特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孔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 它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它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材料四   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美国休斯敦中国人活动中心举行的孔子图书文化展反响热烈。它集中展示和介绍了孔子文化、孔学思想,通过图片、音像及影视生动展现孔子文化的诞生、形成与发展以及孔学思想对华人世界和全人类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致命的打击”是指哪一事件?它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儒术”的创始人是谁?这句话是汉武帝采纳的谁的建议?
(3)材料三中的“它”是指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它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研究儒学的现实意义。
2016-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1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形势】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1)材料一图中①处是哪一诸侯国的都城?该图反映出春秋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春秋时期的这一政治状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思想交锋】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2)材料二中“伟大的‘突破’”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哪一局面?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伟大的‘突破’”产生的影响。

【古圣先贤】

材料三: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摘编自《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3)材料三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2023-10-18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