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7696676
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西汉)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建立篇】

材料一:“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


(1)材料一中的“汉祖”吸取了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巩固了政权并稳定了社会局势?
【发展篇】

材料二: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他们还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52页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帝和景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说明他们注重哪一行业的生产?依据材料二指出,文帝和景帝“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反对奢侈浮华”说明他们还重视和提倡什么?
【稳固篇】

材料三:以下材料均取自“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54-55页”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经济问题”?
①解决政治问题的措施:        
②解决思想问题的措施:        
③解决经济问题的措施:        
【关系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目的。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请写出其名称。在东汉明帝时也有一位人物曾出使西域,并经营西域30多年,请写出其姓名。
(5)材料五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哪条道路?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归纳“这条道路”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繁荣】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材料三   “汉兴……民失作业(失去土地),而大饥馑(忍饥挨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人吃人),死者过半。”经过数十年发展,出现了“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的治世局面。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制度创新】

材料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六


材料七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对外交流】

材料八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骆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文化璀璨】

材料九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形成了各学派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民族交融】

材料十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1)分别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两个原始居民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三、图四两座房屋建筑的样式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农业发展受什么因素影响?(一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汉初的经济状况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经过汉初的发展,材料中的“治世局面”指什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这些措施带来的什么影响?
(5)材料五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天下为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请从高到低分别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等级。
(7)根据材料七,指出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
(8)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对开通这条“通道”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为加强对这条“通道”的管理,西汉设置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条“通道”的作用。
(9)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怎么的历史地位?
(10)根据材料十,概括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特征及方式。结合所学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史实。
2024-01-22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文景时期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翦伯箦《中国中纲要》(中国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时期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2022-10-23更新 | 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变动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动。频繁的战争成为改革的直接推动力,而思想文化的繁荣又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秦孝公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人教版选修一《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材料二

人物措施社会发展状态
汉高祖“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汉文帝、汉景帝减轻赋税徭役,提倡勤俭治国
汉光武帝释放奴婢、减轻刑罚,合并郡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补全材料二表格,写出其对应的盛世局面。
(3)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社会发展状态与政治措施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2-02-23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