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7806198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尊重市场】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1)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种市场经济又是如何变为计划经济的?
【国家干预】

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一系列反危机法案,实施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罗斯福改革是“新政”?
【改革新生】

材料三: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拉尔夫·达伦道夫(1998年)


(1)材料一中第一次热战后形成的战后国际秩序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第二次波及世界的热战的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爆发的标志又是什么?

材料二   (一)“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成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二)“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丘吉尔


(2)材料二中列宁的话讲述的是当时苏俄实行的哪一举措?怎样解读材料二中丘吉尔的那一句话?

材料三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收入1937年为1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披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事件取得的成效?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2020-06-21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材料二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荒。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危机,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三   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和植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材料中的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2020-02-06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指的是当时实行的什么政策?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他采取了什么政策应对这一现象?他采取的这种措施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以上历史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18-03-2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