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7912487
变革·借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四14世纪中叶后,(西欧地区)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在手工业中,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五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的部分内容

俄国日本
俄国仍在农奴制的束缚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并且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4)依据材料五,概括俄国和日本这项改革内容的相同点。

材料六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9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

(5)依据材料六回答以下问题:
A.材料六的主题是:
B.重在通过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有:(填序号即可)
C.体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的有:(填序号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①



铜方量·上海博物馆藏

史料②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史料③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 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 欲以胁众。

——《资治通鉴》

史料④


北魏彩绘陶女俑·洛阳博物馆藏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商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是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请将材料一中的史料按照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进行分类。
(2)材料二反映了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评价。任选一个评价进行归纳并用所学史实加以佐证。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材料一图片中“立木为信”和“舌战守旧群臣”的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法,是在哪国进行的?

(2)这场变法开始于何时?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从商鞅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2018-08-29更新 | 1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建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三十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是哪一次变法改革的内容?发生在哪一诸侯国?当时的国君是谁?
(2)这次变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三中的“魏主”“皇帝”指的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除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之外,还有什么(答一点即可)?
(4)你怎样评价他的这次改革?
2022-11-22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