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0719429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是由谁主持实施的?
(2)当时在位的国君是谁?
(3)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的是哪一条?
(4)这次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5)材料二中秦王是谁?他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哪年?

材料三


(6)图一、图二是统一后使用的货币和文字,今后凡买卖交易统一使用什么货币?废除原六国的文字,统一规范的文字是什么?
(7)为了拱卫边疆地区,秦朝修建了什么工程?他的起止点是?
(8)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什么制度?
(9)在地方上,什么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6)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10-07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于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商鞅变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019-11-28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3)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统一了中国。请问: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


   
(4)结合图片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为了加强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官职?而在图片一中,哪位官员是负责监察百官的?
2023-02-08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