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838159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得了举世瞩目的辉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华丽转身】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中华民族“华丽转身”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艰辛探索】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这个知识结构反映的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哪一重大经济活动?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提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B两个事件的名称。造成材料三中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C事件中党在政治上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壮丽篇章】

材料四   C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所述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是什么?

材料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6)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一   开国大典的照片

材料二   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的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材料三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正义的斗争,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的人民,从而保障了我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2)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材料四

①广大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③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仿照示例,依据材料四,任选两个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说明所选照片中的历史事件与提炼的主题之间的关系。(示例,参见答题卡。要求:主题明确;历史解释与主题、史实清晰对应。)
2022-07-15更新 | 3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发动农民革命】

材料一:

   
第一章   农村革命
第一节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第二节组织起来
第三节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所以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代背景。用一例史实说明毛泽东是如何实践“新的革命策略”的?

【巩固农村战线】

材料二: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土地改革运动的经验,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图片,指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建设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

【发展农村经济】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中国1952-1956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图(单位:亿元)

注: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中1952-1956年我国第一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些举措的实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

【推动乡村振兴】

材料四:“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成就。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05-19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1953年农、轻、重比使(%)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1)从材料一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的?

材料二:1953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大代表。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怕选举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

(2)依据材料二,指出空前规模的基层选举是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做准备?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法律文献?

材料三: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回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项创举是什么?

材料四: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路线的指导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

材料五: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挥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5)材料三中的现象出现在什么特殊背景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什么问题?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