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85461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朝的疆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朝代为加强统治首创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制度变化?结合从知识,列举这个朝代巩固统治的措施。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长城》

(1)材料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写出姓名)他结束了哪一分裂局势实现了首次大统一?

(2)“秦王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李白颂扬了他的什么业绩?胡曾批评了他兴建的哪项工程?

2018-12-22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材料三:如图所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历史七年级》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依据材料一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商鞅变法是否成功?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什么?秦朝在地方上采取了怎样的制度?
(5)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反映了秦在哪些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023-10-07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时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的政策是什么?为了削弱诸侯王的权利他又推行什么措施?

材料三: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

材料四:“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2022-03-18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