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914665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变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遣,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西周初年,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到被征服的地方建立封国,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亲族和同姓53国。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的大规模的统一战…….秦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仍以咸阳为都城。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称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为巩固统他采取了哪些经济文化措?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两项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2-11-13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力发展】

材料一   (下图)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什么?

【诸侯纷争】

材料二   从春秋到战国政治版图(从左到右)的变动(下图)



(2)材料二所示政治版图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变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3)据材料三归纳“商君”变法的措施。各国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思想解放】

材料四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3-11-20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变法取得很大成功……在对外用兵中接连胜利,公元前358年败韩军于西山;又攻取魏国的少梁、安邑、固阳,生擒魏将公子卬,迫便魏国交回以前秦的部分河西之地……这就正是“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的史实。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上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此次变法具有怎样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03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