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9150332
以下是温琪同学在历史类小说《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温琪同学说留下的读书笔记是否正确,如果有误请帮助温琪同学讲错误处改正过来。

材料一:咸阳人文祝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

材料二:文祝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平息了,旅途方便多了。

材料三:40岁那年文祝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例如:文祝出生在镐京。说法 错误。镐京改成咸阳。


(1)文祝20岁时中国处于商君变法前夕。说法 .           
(2)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的局面的是秦孝公。 说法     .          
(3)文祝30岁时去南方可以通过灵渠从长江流域去往珠江流域。说法     .          
(4)材料三体现了汉朝法律严苛。说法     .             
(5)文祝40岁那年追随的两位农民起义的领袖是刘邦、项羽。说法     .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随着战国诸侯兼并战争时代的到来,各国在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后生产力提高的大背景下及时突破、及时变法,如吴起、李悝变法。秦国在这一时代变革下,被落后的生产力影响,因而制度落后。商鞅提出君主集权,县政管辖,将君主集权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从各分封的宗氏贵族手中收夺相应权力,将权力集中收归中央,由秦王统一行使,保证了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性与稳定性。商鞅主张君主应“垂法而治”。他主张法治的目的也是有效保障君权的至高无上性,“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是君主集权的基本目标。商鞅在变法前期为了让普通百姓信任他的改革主张,“立木为信”,用坚毅、果敢的精神推动变法。在当今,改革有良好的领导对象,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做基础,还应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做支柱,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起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法治国家,崇尚法治思维。所以,商鞅变法不仅对当时秦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为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法治财富。

——摘编自赵燕霞、李佳怡《商鞅变法与秦国崛起》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2)商鞅法治思想的核心是确保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       )
(3)商鞅变法只在社会上层产生影响,与下层百姓无关。(       )
(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的成效最显著。(       )
(5)商鞅的改革精神和变法中的诚信、法治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2023-04-26更新 | 304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 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 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 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卫鞅的变法得到了哪位君主的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变法的内容会受到什么人的支持?又会受到什么人的反对?并说明理由(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写一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给秦 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6-12-12更新 | 746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2)材料二中“立木为信”、“舌战群儒”的人是谁?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变法,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

(3)材料二中的变法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一项内容?

(4)农民是否支持变法?请说明理由?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

2019-03-04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