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916568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政治制度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1)材料一描述的该朝代“社会结构”中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体现的是唐朝完善的哪一重大政治制度?图二美国政治制度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4)赵普认为自唐以来“战斗不息,苍生涂地”的原因是什么?为“制其钱谷”(集中财权),北宋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

材料五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5)据材料五,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材料六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六反映的“本原精神”是指封建社会什么趋势在不断加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二:科举篇】

材料二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探究三:经济篇】

材料三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探究四:文化篇】

材料四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谁?材料中“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科举制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3)由材料可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南宋初期能够对南方进行“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中国诗词大会》中我国唐宋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023-07-11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王朝更替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它在中央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三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3)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9-06-15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郡县奠基】

材料一:真正的郡县制是从秦王朝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管辖,并建立了比较严密的以郡统县的行政区划体系,使普天之下真正成为皇帝一人的直属领土。所谓郡县制就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

——摘编自宋玉《论郡县制沿革及其对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启示》



(1)指出材料一图中①地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产生的历史影响。
【币制改革】

材料二:秦统一中原后,制定了统一的货币(如左图),并将其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钱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这一货币的造型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摘编自张功臣《钱眼里的中国》



(2)指出秦朝统一的法定货币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二世而亡】

材料三:秦朝的快速灭亡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原因。秦朝在建立之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加之严酷的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秦朝缺乏统治基础,这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秦朝的建立处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之中,来自于旧统治体系的阻扰和破坏是导致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在秦朝建立以后,秦朝对军事形势的误判,无疑加快了秦朝灭亡的速度。

——摘编自聂毅《秦朝速亡原因分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的兴衰中,你获得哪些认识?
2023-12-1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