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93872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据材料一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是古代中国立国之本,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农业发展格局是以关中为主体,以西北、巴蜀为两翼。至秦亡时,(关中)膏壤沃野千里……巴蜀亦沃野……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十分之三);然量其富(财富),什居其六(占据十分之六)。

——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令郑吉除管理鄯善以西的“南道诸地”外,还负责“护”北道诸地。所以称为“都护”。此后,西汉王朝的政令得以在西域地区推行,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先后在车师前部、伊吾、蒲类、赤谷城进行屯田,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管理“南道诸地”“北道诸地”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材料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记载: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选地,欲近上流……水清则稻美也。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本农书及作者。概括这部农书反映的农业生产经验。
2023-03-03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时空中的线索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既可证明那时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状况。

观察以下“中国古代朝代沿革表”与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两组文物照片。



组一
                    
A.“汉并天下”瓦当          B.秦兵马俑军阵                                          C.商鞅铜方量                                 D.四羊方尊
组二
                                    
        A.开元通宝                  B.南朝青瓷莲花尊        C.《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D.《齐民要术》书影
(1)将照片所示文物编号与方框中的朝代相配伍。
组一: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组二: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
(2)在组一所示文物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相应字母。
既能证明青铜治铸技术,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________
既能折射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又能反映我国早期文字结构与书写方式的是________
(3)既能证明雕塑艺术水准,又能反映当时军阵规模、战术特点的是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解析题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五   



——李白《古风》诗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材料四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5)据材料五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2019-06-1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