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温及其测定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房屋保暖 节约能源

项目背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一些城市通过对老旧楼房贴保温层等 “暖房子”改造工程,提高冬季室内温度。为研究墙壁厚度对室内温度的 影响,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房屋保暖节约能源”地理学习活动。

任务一模拟实验

同学们准备了温度计、硬纸板、泡沫、大小不同的烧杯、水等,并按 照下面的步骤做实验:

①将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硬纸板封住杯口,并留小孔放置温度计; ②将硬纸板连同小烧杯,盖住大烧杯;

③在大烧杯甲中无需填充泡沫,在大烧杯乙中填充碎泡沫并压实。

(1)观察甲、乙温度计,白天温度较高的是_____ ,晚上温度较高的是_____ 甲比乙温度变化_____ 。压实的碎泡沫具有 _____ 作用。

任务二   探究分析

(2)简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3)结合右图的建筑物能耗损失比重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地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的重要意义。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老旧楼房“暖房子”改造工程,除贴保温层外,举例说明还可采取 哪些措施。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在日照的小明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天空气质量状况最优B.周二是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
C.周三的天气是晴天,最低气温26℃D.周五适宜测量旗杆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
2.该日最可能是(     
A.春节B.端午节C.建党节D.元旦

3 . 地理工具在地理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图为部分地理工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工具与所运用的探究实验匹配恰当的是(     
A.甲—地球运动的规律B.乙—河流流速变化的原因
C.丙—地形起伏的原因D.丁—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某校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西川中学初中结业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七)
4 . 【地理实践】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太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和利用校园气象站,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天气预报的制作

任务一走进气象台

实践过程:同学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制作流程,感受天气预报的美

(1)将上面右侧标签与左侧制作流程对号入座。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任务二探究气温奥秘

实践过程: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结果。

(2)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太原市一天中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任务三感悟降水影响

实践过程:把雨量器和量筒(图3)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受影响较少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位置。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并记录测量结果。

(3)举例说明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4-06-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地理实验】

“等闲识得东风面”“北风吹雁雪纷纷”。很多古诗词在吟诵四季的同时,还描述了不同的风向。吹向我们的风。风向为什么会随季节有规律地改变?小明深感好奇,为此。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分四个步骤进行研究。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帮助小明完成此次探究。

第一步:重温所学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如果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同等太阳辐射条件下的夏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________气温高,冬季则相反。

第二步:家庭实验

器材:长方形玻璃缸、大盆热水、大盆冰块、胶合板、柱状熏香、火柴等。
步骤:
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动。

分析:由于玻璃缸底部冷热不均,引起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切寡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这个空间。于是水平方向上。热水和冰块之间的空气产生了流动现象。
(2)推理现象: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
(3)类比迁移:若该实验模拟夏季近地面的风向,则热水表示________(陆地/海洋)

第三步:绘制季风

(4)通过实验推理可知,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近地而空气也会发生流动现象。尝试在下图中的季风实线上,填上箭头以表示出冬、夏季风的风向。

第四步:归纳总结

(5)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法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我们称为季风。季风又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原来诗句中的“东风”是指这两种季风中的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下左图为某地202312月份连续4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②B.③C.④D.⑥
2.12-07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②增强B.①减弱,⑥增强C.②增强,③减弱D.②增强,⑥增强
2024-05-1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百叶箱和测量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气温前,老师跟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B.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
C.百叶箱距离地面13米D.记录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
2.测量的数据中(     
A.①为20时的气温B.③为12时的气温
C.②④温差约为6℃D.气温日较差是15℃
3.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百叶箱随气象站频频“搬家”,关于其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加剧B.城市发展挤占用地
C.城市发展破坏探测环境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2024-04-2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体联盟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8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的活动,该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A.温度计B.指南针C.雨量器D.气压计
2.一天中,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B.14时左右C.日出前后D.子夜时分
3.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     
A.10.4℃B.8.7℃C.16.3℃D.20.0℃
2024-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某地的气温资料表和降水柱状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4-25142125272520135-2

(1)根据该地气温数据资料,在图上补充绘制气温曲线图。
(2)判断该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说明理由____
(3)该地降水季节分配____(均匀、不均),降水最多的8月份降水量约是____mm。
(4)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
2024-04-04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酒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模地理、生物试卷(一)-初中地理

10 . 临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结合框图,完成下面小题。

1.框图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A.①确定风的来向B.②测量河流流量C.③观测大气温度D.④记录天气状况
2.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不可信的是(     
A.最低气温为-1℃B.最高气温为32℃C.多云转晴D.北风3~4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