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亚洲的气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研究。

(1)小芳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气候和____气候。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⑤和⑧,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⑥⑦⑧地区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__。分析这类气候的有利影响____
(4)小华的收集:下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的差异B.宗教信仰的差异C.气温的差异D.降水的差异
2024-04-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七下期中押题卷一(湘教版七下6~7章)-【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结合我国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民居特点:屋顶坡度_______、墙体_______、窗户_______
(2)原因:东北地区冬季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______________;冬季寒冷,墙体厚和窗户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阶段背记07 中国地理分区(晨读晚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3 . 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湖北鹿门山时写下《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目,还来就菊花。(郭:村庄的四周;场圃:菜园和打谷场;桑麻:代指农事;重阳:通常是10月中、下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诗中描述的聚落类型及依据(     
A.乡村,这里有青山B.城市,这里有绿树
C.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D.城市,这里以商业贸易为主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了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画,出现的季节可能是(     
①晚春 ②仲夏 ③寒秋 ④严冬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3-29更新 | 40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亚洲南部分布着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左图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和右图是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个半岛中,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2.乙半岛中民居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A.防泥石流B.防洪涝C.防海啸D.防地震
3.丙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于(     
A.太平洋、印度洋B.太平洋、大西洋C.北冰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
4.关于三大半岛矿产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半岛石油资源分布在波斯湾沿岸B.乙半岛铁矿资源位于北部地区
C.丙半岛锡矿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D.丙半岛锰矿呈条带状分布
5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地区住房、服饰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
B.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聚居高脚屋——气候湿热
C.日本传统民居多是材质较轻的木屋——多地震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身着宽大的袍子,住帐篷——气候湿热
2024-03-2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A.①“冰砖”盖屋﹣﹣终年严寒B.②房屋高架﹣﹣洪灾多发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D.④顶尖坡陡﹣﹣森林丰富

7 .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A.天山B.阿尔卑斯山C.青藏高原D.珠穆朗玛峰
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河流位于亚洲的是(     
A.亚马孙河B.莱茵河C.湄公河D.密西西比河
3.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是为适应哪种气候环境特征(     
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炎热干燥D.阴冷潮湿
2024-03-19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亚洲范围广大,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显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生活场景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B.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
C.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D.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2.该景观适应的自然环境特点(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气候严寒,森林广布
C.降水丰沛,河湖众多D.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2024-03-15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实践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问题链,究过程】
(1)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从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聚落分布较多,而相比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地区、极端干旱的____地区和气候过于____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聚落的特色民居也受当地气候影响明显。东南亚热带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它的特点为_____

(3)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水源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聚落多分布于____
【下结论,拓思维】
(4)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你认为聚落的形成_____(是/否)只有自然因素,说出你的观点并补充其它利于聚落发展的条件____。(列举两条即可)
2024-03-1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易错点03 陆地和海洋 居民与聚落(10个易错点+8处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0 .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开窗甚少。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青海省碉房景观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碉房的分布形态主要受(     )影响。
A.气候B.地形C.降水D.气温
2024-03-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单元专项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