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2023七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1 . 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附近,世代以渔猎为生,传统住所为冰屋。下图为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完成下面小题。


   
1.因纽特人的冰屋皆由冰块所制的原因是(     
A.价格低廉B.就地取材C.方便拆卸D.环保美观
2.冰屋门洞通常开得很小,其目的是(     
A.保暖防风B.抵御猛兽C.保护隐私D.抵挡暴雨
2023-09-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节 极地地区 课时1 地理位置与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
2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自然和人文景观别具特色。读亚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及甲地气候资料图和冰屋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A处为____(地形区),众多大河从这里发源;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____(边缘/内部)。
(2)甲地和乙地中,传统民居为平顶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图示民居最有可能位于____(甲/乙/丙/丁)地,其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在____
(4)丁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____地区,请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2023-09-2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七下第六章检测卷
3 . 小张在寒假期间通过北斗卫星地图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逐步加深对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认识。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

(1)小张发现⑤地的民居墙体较薄,这主要是为适应⑤地_________(温和/寒冷)的气候特征。
(2)向③处行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地沙漠广布,其民居特点是墙体_________(厚/薄),窗户_________(大/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_________(通风防潮/隔热防沙)。
(3)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大陆东岸沿海地区人口_________,内陆地区人口_________
(4)世界人口多分布在_________(温带/寒带)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_
(5)小张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各区域人种、语言和宗教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主要地区主要信息
①国家居民为_________种人,通用_________(语言)
③地区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_
④地区居民以_________种人为主
⑤国家居民语言主要以_________为主
2023-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部分 教材图变式期末测前练 图片8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教材P71图4.2)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4 . 阿伊特··哈杜筑垒村,位于摩洛哥南部,是原居民柏柏尔人的村落,也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读该村落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该地建筑墙厚窗小的主要原因是(     
A.隔热防沙B.调节降水C.防潮隔湿D.建筑美感
2023-09-20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3章 天气与气候 第4节 世界的气候 课时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139考)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5 .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传统民居在造型、结构、用材和功能等方面都独具特色。读西亚和东南亚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亚和东南亚民居形态出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河流D.土壤
2.有关两地民居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西亚民居窗小——利于采光B.西亚民居墙厚——抵御台风
C.东南亚民居用竹子建造——防寒保暖D.东南亚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2023-09-1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46考)

6 . 民居是与一个地方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如图为亚洲西部某地的民居(俗称“蜂巢房”,土木或土石结构,厚墙小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低温少雨
C.全年高温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
2.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高山峡谷B.河谷平原C.热带雨林D.极地地区

7 .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②乙——临河流而建
③甲——全年高温湿润④乙——位于秦淮以北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关于甲乙两地风土人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端午节有赛龙舟的活动B.甲——农作物多为水稻、油菜
C.乙——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D.乙——传统交通方式为水运
2023-09-02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8 .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是指一个人居住的场所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与交通无关D.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2.“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分别是(     
A.城市,“土地平旷”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阡陌交通”D.乡村,“良田美池”
9 . 聚落的形态
(1)含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___
(2)形式:______
(3)聚落的发展演变:
   
_________
(4)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项目城市乡村项目城市乡村
人口密度______交通方式多种多样简单
经济特点___为主___为主聚落规模 ______
住房结构___为主___为主
(5)聚落与环境
地区居民特点主要目的
寒冷地区墙体厚实、窗户较小,有的还装有双层玻璃抵御___
屋顶大多高耸___下滑
湿热地区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___、散___、排___
东南亚底层架空、不住人防潮
北非和西亚屋顶大多平顶干旱___,可晾晒东西
墙体厚实、窗小___、防___
(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充足的___、肥沃的___、便利的___、丰富的___等。
2023-08-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

10 . 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民族风俗习惯不同
C.该地降水较多D.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2.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屋顶要尖一些,这是因为江南地区(     
A.气温高B.降水多C.风沙大D.昼夜温差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