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1 道试题

1 . 19781125日,我国启动了世界最大的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非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在西立、华北、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生态林工程。四十多年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61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加21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5%挺高到1357%。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读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域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北防护林主要覆盖的地形区有(     
A.云贵高原、东南丘陵B.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C.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2.下列有关三北防护林作用的探讨,不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生态屏障,减少了对南部及东部地区风沙灾害的威胁
B.三北防护林能够调节气候,增加水汽,减小温差,降低风速,缓解干旱,改善生态环境
C.三北防护林需要大量水资源,会加剧种植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D.三北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有利于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 年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精心设计·探求真知

某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探究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图1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表为实验结果。读图、分析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结果

实验组坡面坡度(°)降水强度(mm/h)收集盘中的泥沙量(g)
实验甲15310
实验乙25325
实验丙1525
实验丁25212

【实验前——巧设计】
(1)该实验模拟的是黄河______游河段(选填上/中/下),该河段流经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还有更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请阐述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除表1中的坡度及降水强度以外还有哪些?针对你提出的影响因素谈谈你对该实验的改进措施。
【实验中——细观察】
(3)判断表1中四次实验结果,泥沙收集盘中泥沙量最大的是实验______(选填甲/乙/丙/丁),得出结论:该实验结果与________和降水强度有关。
【实验后——忧对策】
(4)该实验探究的生态环境问题,会导致黄河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请阐述其成因。______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高新区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3 .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歌曲《黄土高坡》充满激情,风靡一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黄土堆积,沟壑纵横。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____。
A.东邻太行山脉,西至贺兰山脉B.北至长城,南抵秦岭
C.北接华北平原,南连四川盆地D.东西横跨三个省级行政区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
A.地表裸露B.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黄土质地疏松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不合理活动

(3)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结合下列四幅地貌图,说一说黄土高原地貌形成顺序是____。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探究二:治理水土,改善环境。

延安市曾经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延安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千米,治理程度达到56.6%。延安生态巨变,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缩影,经过持续治理,绿色在黄土高原上不断铺展。

(4)“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这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前的真实写照,下列关于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加剧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5)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要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下图中地形部位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

A.a——修建水平梯田、建设林果基地B.b——植树造林、种草
C.c——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发展生态农业D.d——打坝淤地

探究三:黄土风情,独具特色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内蒙四大怪陕西八大怪等传统民谣,深刻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民族风情。

(6)下图反映的民族现象体现了“陕西八大怪”的是①____,所在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是②____

①A.   B.   C.   D.

②A.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B.丽江古城   C.沈阳故宫   D.元上都遗址
(7)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当地应____。
(①保留传统民俗;②随意增添文化元素;③肆意改造周围环境;④发展特色旅游)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孝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包括____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____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2)由图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________等矿产资源,黄土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____的地貌特征,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进而导致____灾害频繁发生。
(4)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植树种草B.减少放牧C.修挡土坝D.陡坡建耕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5 .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自然要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下表是四次实验的记录。完成下面小题。


水管出水量(升/分钟)1122
不透水坡面坡度10°20°10°20°
泥沙收集量

1.实验中通过改变水管出水量,可探究以下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A.植被覆盖度B.降水强度C.坡度的大小D.土质类型
2.表中四次实验,泥沙收集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B.乙C.丙D.丁
3.“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是(     
A.在沟里打坝淤地B.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C.植树种草,保持水土D.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三)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河之源生态牧业】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依托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光伏园区内,昔日荒芜的土地上树立起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为昆仑雪菊等高原生态作物遮挡强光:茂密的生态作物为电池板阻挡风沙:牧民们在电池板下放牧羊群,避免作物过高遮挡电池板。

(1)塔拉滩过去环境恶劣,土地荒漠化严重,请你分析原因____(自然或人为原因任选一个角度)。
(2)列举“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的好处____

【大河之南沃土中原】

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了万亿级产业,市场上二分之一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五分之三的汤圆、十分之七的水饺都是河南生产的。图3为河南省土地类型图。

(3)河南的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但有共同的自然条件是____
(4)近年来,黄河岸边的河南人不再种植水稻,改为种植大棚蔬菜、果园采摘,请说明这样做的好处____

【黄河入海生态湿地】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图4为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5)图示时期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为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巴东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____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4)图中R河为__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__量最大的河流。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民张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卷
8 . 在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时,某地理小组的成员研究了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出来自己的建议。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能源是工业发展的血液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图中A国是____,通过管道运输把清洁的天然气运输到B、C两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程对B、C两地区的重要性:____

探究二:气候对农业的巨大影响

(2)甲、乙两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主导因素是____;甲地区特有的优良牲畜是____

探究三:地势助力冰雪产业发展

(3)图中丙是____山脉,该山区是我国冰雪运动的重要发源地,试分析原因:____

举一反三:

(4)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请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1条合理化建议: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如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剪纸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塔里木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黄土高原
2.下列属于该地区传统剧种的是(     
A.京剧B.秦腔C.昆曲D.豫剧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定时作业地理试卷
10 . 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图左黄河流域图,图右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请从地形方面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
(2)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海”是指____
(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①或②)。
(4)一般来说,外流河越往下游其径流量越大,但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时流量明显减小,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
(5)“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____的水文特征,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原因____。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
(6)你认为黄土地在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统筹谋划”措施?(列举一条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