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3 道试题

1 .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读鱼鳞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A.汇集雨水B.减少沟壑C.增大温差D.增大降水
2.修建鱼鳞坑的时间可以尽量避开(     
A.1、2月B.4、5月C.7、8月D.11、12月
3.修筑鱼鳞坑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寒潮灾害B.美化乡村环境C.增加光照强度D.加强水土保持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读“‘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图”,回下列问题。

(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2)黄河重点生态区着重防治中游突出的____问题。近年来,该生态区治理成效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南方丘陵山地带植被以____为主,覆盖率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了长江重点生态区与海岸带,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____
(4)东北森林带主要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的山河分布格局是____,因长期高强度的森林资源采伐和农业开垦,生态环境恶化,国家采取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来恢复生态。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初中学业水平模拟(三)地理试题
3 .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只闻鸡犬声,院落地下存,窑洞土中生,车从头上过,声由地下来,平地炊烟起。”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某地区独特的聚落景观。读窑洞区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窑洞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填地形区)。
(2)“冬不生火暖融融,夏不摇扇凉清清”说明窑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窑洞土墙________ (填“厚”或“薄”) 。
(3)该地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二)

4 . 近年来,陕西省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读陕西省某地废石堆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生态作用是(     
A.减少噪声B.净化空气C.保持水土D.吸烟滞尘
2.护坡挡墙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坡度B.阻挡水流C.减少地震D.保护坡体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初中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结合黄土高原地貌图和缓坡梯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包括(     
①黄土结构疏松,透水性强   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 地表起伏较大                    ④乱砍滥伐,毁草开荒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缓坡梯田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滑坡B.利于耕作C.保持水土D.修筑窑洞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四)

6 . 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瀑布。2024年元旦前夕,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呈现出“清瀑飞流”壮美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左图示意壶口瀑布位置,右图示意“清瀑飞流”“沙瀑飞流”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     
A.12月一次年2月B.3月——5月C.6月—8月D.9月—11月
2.壶口“沙色”瀑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下游都有较多支流注入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C.下游地形平坦,流速慢D.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3.近年来,壶口呈现“清流飞瀑”景观的次数增多,表明黄河流域(     
A.水污染在不断减少B.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D.水患得到完全治理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洛川县因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也因此拥有了土官的水源近在惠汝川具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思路发展林木经济,依托苹果产业,以果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致富为目标,使苹果园成为洛川大地上的“绿水青山”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2023年,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约53万亩,产量110余万吨,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看雪”的发展特色。

项目洛川自然环境世界苹果优势区
年平均气温9.2912
年平均降水量621.2mm560750mm
年日照时数2418.8小时22002400小时
海拔1100m8001300m
昼夜温差11.8℃~16.67.1
土层深度80140m>2m

(1)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来看,洛川县位于我国____地区。据图文信息可知,洛川县苹果产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
(2)简要归纳与世界苹果优势区相比,洛川苹果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3)你如何理解“苹果园既是洛川的绿水青山,又是百姓的金山银山”这句话。
(4)请你为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金点子”。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赵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模拟)
8 . 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读黄河流域图(图1)和水土流失实验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识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____山脉。
(2)颂黄河:黄河沿岸干旱的宁夏平原和____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而变成“塞上江南”。
(3)忧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表明黄河是世界上____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同学们用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实验分四组,每组烧杯中液面高低表示水量(多少),颜色深浅表示含沙量(大小)。根据实验,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5)治黄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化建议。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9 . 暑期北京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下图所示区域开展了主题为“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的研学活动。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北京出发乘车至第一站--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太行山脉东侧。太行山是我国一 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______
(2)从西柏坡驱车前往第二站一壶口瀑布,目睹了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势。治黄的根本在于治沙。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方面,要把__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3)从壶口漂布至第三站,到达了B______ 市(省级行政中心),参观了众多名胜古迹,其所在省简称是______
(4)从B市到达了第四站--革命至地延安,在这里参观了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传统民居______,其挖凿条件是充分利用黄土的______性,不易崩塌。
(5)从革命圣地延安到达了第五站,有“塞外江南”之称的C______平原。C地能成为“塞外江南”主要得益于有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如东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通辽市某学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D.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与下图中对应位置排序,从左到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修建水平梯田②植树造林、种草③打坝淤地 ④营造护田林网、发展生态农业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县城多校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