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9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解上游之忧】

(1)a图所示的黄河上游地区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为应对这一生态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至少写两点)。阴山南侧的灌溉区是有“塞外江南”之称的____平原,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大量引水灌溉使黄河水量减少。

【除中游之患】

(2)b图拍摄于____(地形区),该地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这种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存在严重的____(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____(至少写两点)。

【护下游之宁】

(3)c图所示,因下游河段冰凌阻塞河道,导致上游河段水位上涨的现象叫凌汛。这种地理现象最容易产生____(自然灾害)。
(4)d图直观展示了黄河下游的“____”景观,可通过加固堤坝、改道等方式来预防该现象导致的黄河决堤隐患。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西川中学初中结业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六)

2 . 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①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旱灾害多发
3.②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肥沃的(     
A.红壤B.黄土地C.紫土地D.黑土地

3 .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读黄土高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     
A.黄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B.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湿润半湿润区
C.黄土高原煤炭资源贫乏D.黄土高原南至秦岭,东到太行山
2.黄土高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下列有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 ②修建挡土坝 ③缓坡地建设梯田 ④陡坡地退耕还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平邑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组成部分的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昔日,陕北地区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现在,沙地披绿装,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土不下坡,绿水长流,陕北地区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陕北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地形区),其地表形态是_______
(2)结合材料,归纳昔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答两点)
(3)水土流失实验说明:________具有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4)陕北地区既要发展经济,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请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建议。(答两点)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罗甸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5 . 【区域差异研究原因】西安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主题探究。读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探究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

(1)东北地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工业基地——____,其发展重工业的自然条件是____
(2)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主题探究二: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图中陕北老乡正在演唱的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与其形成有关的主要然环境是____

主题探究三: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请你分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图中____(填山脉名称)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河下游流经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上邑中学永寿县豆家中学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一座桥,承载着一份情感,记录着一段历史。中国的桥,各具风情。或长龙飞驾,盘桓于崎岖不平大山中,尽显雄壮之美;或桥上有桥,历经沧桑岁月。完成下面小题。

1.北盘江大桥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成都平原
2.著名的“桥上桥”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分析“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B.围湖造田C.过度放牧D.水土流失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据报道,到2023年初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绿。右图为该地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看到图中景观的省区是(     
A.陕B.赣C.粤D.吉
2.图中地貌叫做(     
A.塬B.峁C.梁D.川
3.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     
A.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导致了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的泥沙大量增加
C.使得黄土高原黄土变得更加深厚D.彻底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结业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二)

8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的地方曾经“山上光秃秃,山下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如今“高原绿了,农民富了”。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及水土流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太行山以西、大兴安岭以东B.河北、山西全部,甘肃、宁夏部分
C.秦岭以北、武夷山以东D.陕西、山西大部,甘肃、宁夏部分
2.造成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少植被保护,地表裸露              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④地下水丰富,地表潮湿
⑤气候干旱,风沙大              ⑥修筑窑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3.水土流失会导致(     
①肥沃的表层土壤流失              ②人们的生存空间扩大
③河流含沙量增大                    ④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种草,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D.在沟谷建挡土坝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齐心协力,共促华夏先河焕新颜暑期,港澳台与大陆四地的中学生组成小记者团,联合考察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____海。
(2)黄河源头位于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填名称)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众多大河的水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3)黄河鲤鱼是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与下游相比,中游河段含沙量____,影响鲤鱼逆流而上产卵。围绕黄土高原的____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严守禁渔规定,黄河鲤鱼会时常进入大众视野。
(4)活动归来,小记者团围绕“宁夏大规模推广水稻种植”展开辩论。正方:可以大规模推广;反方:不可以大规模推广。表明你的立场,并说出理由。(提示:结合宁夏自然环境和水稻习性作答)。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

淤地坝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在山谷处设置拦水坝,淤积形成土地。陕西某中学研学小组前往黄土高原考察,绘制了考察区的等高线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中河流的主要流向是_________,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_,在925m以上部分,南河和北河相比流速快的是 __________
(2)下图为地形图中北河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请用淤地坝的图例,在下图中绘制淤地坝的位置,结合你所画出的示意图,从地形角度分析北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______

(3)近年来,陕西多地通过实施淤地坝工程等措施,固定河床、保持水土,农业保产丰收,使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试分析淤地坝是如何防治水土流失的.________ (至少两点)。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