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观现象解释
解析
| 共计 1000 道试题
2024·河南·一模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请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晾晒后变干。(用分子的观点)
(2)真金不怕火炼(从物质的性质角度)。
2024-04-0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河南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河南专用)
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湿衣服能晾干的原因是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
(3)目前我国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
2024-04-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3 . 化学在保障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新冠感染方面贡献巨大。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酒精可通过擦拭或喷洒于物体表面起消毒杀菌作用,酒精的化学式为_____
(2)喷洒酒精消毒时,嗅到酒精的气味,体现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过氧乙酸是常用杀毒剂,如图是某品牌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标签:
过氧乙酸消毒液
重量:500g
化学式:C2H4O3
含量:40%
使用方法:浸泡、喷雾、熏蒸等方法,与水稀释后使用。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避热。
不可与可燃物混合存放。
①过氧乙酸消毒液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024-04-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题
2024·湖北·一模
4 .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
(2)用装置甲进行电解水实验,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3)经过乙处理的水为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图丙为海水淡化装置,从微观角度分析,图甲和图丙中都生成气体,两者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4(湖北省统考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湖北专用)
5 .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相同质量的水和水蒸气所占体积不同。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解释原因。
2024-04-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6 . 分析实验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现象为_____;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2024-04-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请解释“香满湖”的原因。
(2)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相同。请解释其原因。
8 .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造竹纸的过程:斩竹漂塘、煮檀足火、荡料入帘、日晒成干等步骤。
①“荡料入帘”的“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其原理与实验室中______(填一操作名称)相似。
②“煮楻足火”是造纸术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其原理是利用石灰浆和草木灰水的______(填“酸”或“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请解释这一步骤中,选用石灰浆,而不选择石灰水的理由_____
③“日晒成干”是将湿纸张逐渐晒干,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
(2)现代壁纸、包装用纸板等要求纸张具有阻燃性能。氢氧化铝为难溶性白色固体,是常见的阻燃剂,其受热至220℃开始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从而起到阻燃作用。
①阻燃时,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氢氧化铝能够阻燃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阻燃剂氢氧化铝是难溶性白色固体       B.反应分解时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D.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2024-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延续。请结合图片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图1:舌尖上的非遗——花馍,是民间一种饮食文化的传递和民间艺术的交流,其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在制作花馍时加入小苏打,与发酵面粉中产生的______(填符号)反应而使得其更加松软可口,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
(2)图2:“最美凡泥绕指柔,云儿香飘卦山外”,云儿香以其独特的香火而闻名,在燃烧时会闻到独特的香味 ,从微观角度解释为______
(3)图3:非遗传承打铁花,流光溢彩不夜天,此过程涉及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打铁花代替传统烟花爆竹,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
2024-04-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中考第一次模拟练兵考试化学试题

10 . 张雅轩同学在学习酸、碱性质时,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少)。
(2)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 I 中在点滴板中完成实验,点滴板完成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 ;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溶液

稀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_________


(4)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试剂X 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在实验的烧杯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扣上大烧杯,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烧杯②中红色溶液变成无色,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 _________(合理即可)。
2024-03-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