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初中化学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两部分。
(1)化学实验室有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后,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和实验。
   
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硝酸铵溶于水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探究物质的溶解性
①从实验方法角度,我们可以将A和___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
②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D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本身的性质及溶剂的种类有关。
(2)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定量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已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①小美同学做甲实验,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气球___________,再次称量天平指针指向中间。
②小丽同学做乙实验,最后天平不平衡的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③在实验乙中,混合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④小工同学用丙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此实验在敞口容器中也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下列探究实验你认为_____(填字母)可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

A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B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探究铁钉生锈

D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2)已知在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如NaH + H2O =NaOH + H2↑,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共有____种;请仿照上述反应,试写出氢化钙[化学式为CaH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018-12-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萧红中学2019届九年期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请你参与白马湖中学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小蕊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小归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
2019-1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初中科学2008】
4 . 炎炎夏日,市面上不同种类的饮料受到同学们的青睐,某小组同学对自制苏打水饮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苏打水”的成分性质、配制“苏打水”、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自制可口“苏打水”饮料等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1)任务一:认识“苏打水”
【查阅资料】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并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一类弱碱性饮品。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小组同学买了某品牌苏打水饮料,欲在实验室测定该饮料的酸碱度,_______,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pH为8,与包装上的说明相符,呈弱碱性。
(2)任务二:配制“苏打水”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欲在20℃下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苏打水,经计算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g,同学们经历了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成功配制了苏打水。根据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配制的苏打水溶液属于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任务三: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
同学们用配制的苏打水和稀盐酸在实验室模拟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过程并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苏打水,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评价】
i.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组内某同学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
任务四:自制可口“苏打水”
【小组交流】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认识到自制苏打水时碳酸氢钠的含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发生胃胀腹痛的不良反应,而且口感欠佳。
【成果分享】为了使苏打水口感更佳,小组内同学根据个人的甜度喜好,在制作时加入了一定量的蔗糖晶体,成功制得了可口的“苏打水”。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5 . 近期,学校周边热销一类炸包、臭包这样的三无玩具,一踩就“炸”,臭气熏人。为探究该玩具背后的化学原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实验。
【查阅资料】
①炸包中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碳酸盐,透明液体为柠檬酸溶液。
②常温时,柠檬酸(用HA表示)为白色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提出问题】炸包中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具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组经过讨论,对白色粉末的成分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Ⅰ:碳酸钠;猜想Ⅱ:碳酸氢钠;猜想Ⅲ:碳酸钙。
【实验探究】
(1)请完善下面表格。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______猜想Ⅲ不成立
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不成立
______有气泡产生猜想Ⅱ成立

【讨论分析】
(2)①柠檬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任写一条),该白色粉末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_
②炸包爆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拓展反思】
(3)臭包中含有硫化钠,被捏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对此,你的感悟是______
2024-04-1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萍乡市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酸是工业上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学完“常见的酸”内容后,同学们对酸的化学性质以及用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探究之旅。
(1)实验一:验证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氧化铁于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______稀盐酸能和Fe2O3反应

(2)小铭同学利用以下实验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①实验Ⅰ中有一种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
②请写出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实验Ⅲ中a处的现象为______,该实验使用了点滴板,其优点之一是______
④实验Ⅳ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小铭邀请你与他一起讨论:醋酸也是一种酸,和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关于醋酸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不能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C.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

(4)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
2024-04-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7 .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A组

B组

C组

水组成的探究
   
甲烷组成的探究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1)A组中水的组成的探究实验中,b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
(2)B组中铁钉锈蚀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
(3)C组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_____组(填“A”或“B”)。
2020-01-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8 .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物质的成分。请与该同学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①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②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③铝粉呈银灰色。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a.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____═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2)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在玻璃片上,放置一会儿白色颗粒潮解 
②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_____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
(3)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支中滴加______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
(4)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B.产生大量气体
C.反应放出大量热D.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神舟”飞船内,可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以降低CO2含量。请计算:用LiOH完全吸收176 g CO2生成Li2CO3和H2O,理论上至少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2023-10-0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9 .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在食品包装上有哪些办法?同学们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
活动一: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食品保鲜方法。
【市场调研】吉林玉米采用真空包装,松原小米采用充氮保鲜技术,饼干包装袋中放入了脱氧剂。三种保鲜方法的原理相同。
活动二:查阅资料,深度了解脱氧剂。
【查阅资料】
①铁系脱氧剂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常见配方: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碳酸钠、无水氯化钙、活性炭。
②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
【实验观察】打开脱氧剂包装,观察到脱氧剂有结块现象,且有黑色、白色、红色固体。
【分析讨论】推测脱氧剂中红色固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
活动三:走进化学实验室,验证铁系脱氧剂的成分。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未使用的铁系脱氧剂少许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产生白色沉淀______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静置____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
③取步骤①中的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稀硝酸至过量,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脱氧剂中含有NaCl

【分析评价】
(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结论中有一个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评价反思】除了上述保鲜方法,食品保鲜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低温保鲜等。
2023-05-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0 .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1】从pH变化角度探究酸与碱的反应
(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盐酸中,下列图像合理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图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实验2】从能量变化角度探究酸与碱的反应
某小组同学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因此,得出两者能反应的结论。有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在室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3)由图1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可通过______实验组合(填序号)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实验3】从溶液电导率变化角度探究酸与碱的反应
小组同学根据图2进行相应实验操作,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A试管和B试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得到图3与图4。已知,电导率的大小与离子浓度和离子电荷数呈正相关。

(4)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表示A试管中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是______(填“图3”或“图4”)。
(6)图4中电导率的变化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微粒______(填微粒符号)。
2024-05-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份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