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为完成“研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翠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碳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主要用于生产催化剂、油漆、颜料、烟火、农药、电镀等。
I.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

【实验1】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 %CuSO4溶液50 mL、5.3 %Na2CO3溶液60 mL、不同温度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水浴温度/℃607080
固体颜色蓝绿翠绿暗绿
【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CuSO4溶液50mL、不同体积的5.3%Na2CO3溶液,在水浴加热下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Na2CO3溶液体积/mL506070
固体颜色蓝绿翠绿蓝绿

(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______
(2)为了使生成的碱式碳酸铜稳定,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反应体系的pH______7(填“<”或“>”)。
(3)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2设计中所用的水浴温度为______℃。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条件,若要获得最佳实验条件还需进一步探究。
II.实践反思
同学们对实验中获得暗绿色固体颜色偏暗的原因进行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 + H2O+CO2↑,同学们猜想颜色变暗的原因与该反应有关。
(5)验证猜想:控制反应条件与获得暗绿色固体的实验条件相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的试剂为______,若出现______的现象,则该猜想成立;
②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小红同学提出:取暗绿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则也能说明该猜想成立。你觉得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2 . 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当地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成分及土壤改良措施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开了对项目化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度
【实验准备】在当地土壤中取样。将样品与蒸馏水按一定的质量比在烧杯内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进行实验】
(1)测液体的酸碱度: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出土壤呈碱性,pH范围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适合生长的植物
【信息检索】下表为几种经济作物土壤生长的pH范围。
作物茶树棉花苹果树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6.0~6.86.0~8.07.0~7.48.0~9.2
【小组交流】
(2)本地土壤最不适宜种植的一种作物是__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土壤成分
【查阅资料】该土壤颜色是白色,含有NaCl、Na2CO3中1种或2种。AgCl和Ag2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①NaCl;②Na2CO3;③NaCl和Na2CO3
【设计实验】验证当地土壤中是否含有NaCl和Na2CO3
【进行实验】
(3)探究土壤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含有Na2CO3
②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AgNO3溶液___________含有NaCl

【反思评价】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对步骤②得出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考试卷
3 .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活动一】了解纯碱的制备 —— “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纯碱属于___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请写出“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纯碱的性质 —— 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 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存在较多的 OH⁻。
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 K2CO3与 Na2CO3化学性质相似。
③ CaCl2溶液呈中性, 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2)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与H2O 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
(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 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 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至过量。
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___________
猜想三 成立

解释与结论:
(4)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 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活动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探究纯碱的用途 —— 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
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 10%的 溶液,并测定溶液 pH ,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X10%10%
溶液温度/℃204060205060204070
溶液 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
解释与结论:
(5)表格中X表示的数据是__________
(6)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pH变化的关系,可选择的实验的编号是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7)依据实验结论可知,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aClB.NaOHC.K2CO3D.
昨日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中考适应性测试考化学试题(一)
4 . 学习小组同学对一包脱氧剂和一包食品干燥剂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请完善下面表格。
活动一:食品干燥剂是否变质?活动二:脱氧剂是否变质?
进行实验步骤①:取少量干燥剂样品于小烧杯内,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触摸外壁感觉到发烫,过滤,得到滤渣甲。
步骤②:向滤渣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且产生气泡,得到溶液A。
步骤I:取适量脱氧剂样品于烧杯内,加足量水,过滤,得到滤渣乙和滤液B,观察到黑色滤渣中混有少量红棕色固体。
步骤Ⅱ: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实验结论该干燥剂_______(填“没有”、“部分”或“完全”)变质了。该脱氧剂部分变质。

【实验拓展】
(2)为验证探究活动二溶液底部的黑色不溶物是碳单质,可以将其在氧气中灼烧,并用_______(填一种试剂)检验燃烧产物。
活动三:探究溶液混合后溶质的成分
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溶液A和滤液B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先产生气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滤液C,他们对C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2CO3;猜想三:NaCl、CaCl2
【进行实验】同学们为了验证猜想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方案及预测现象实验结论
小西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成立
小安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猜想二成立
小秦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滤液C,点在pH 试纸上,测得溶液pH=7猜想三成立
(3)你认为上述_______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
【表达交流】
(4)写出小安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验证】
(5)小慧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又另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可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食用碱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钠进行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配制碳酸钠溶液
小组同学获知:溶质质量分数为5%~10%的碳酸钠溶液可快速去除油污,于是配制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图1所示。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任务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取配好的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3)由图2可知,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某些同学观察到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开始无气泡,后来有气泡产生,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下列试剂不能验证出反应后溶液处于图2中c点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H试纸B.铜粉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任务三】再探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一开始为什么没有气泡?同学们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能生成碳酸氢钠和另一种盐,无气泡产生;②碳酸氢钠溶液pH约为9.2。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pH传感器记录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
(6)由图3分析可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此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______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江淮名卷省城名校 中考调研最后一卷化学试题卷
6 . 同学们对膨松剂能使油条膨胀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
a.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玉米淀粉。
b.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探究膨松剂使油条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Ⅰ、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Ⅱ、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结果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磷酸二氢钙溶液呈______性。猜想Ⅰ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成立。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
使油条膨胀的气体既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任务二: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实验探究】
(2)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结果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测定pH溶液的
溶液的
溶液碱性比溶液______(填“强”或“弱”),影响食物口感

质量相同时,______

【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膨松剂。
【讨论交流】
(3)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4)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写一条)。
7 . 研究小组同学在分别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组别废液缸中现象现象解释
第1小组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原因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试管①和②中反应是否都体现了酸的通性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和实验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___________(填“足量”或“不足”)。
(5)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6)图中AB段的pH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八模化学试题
8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的),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1)根据“破损的标签”和药品的摆放顺序,对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推测:
若与试剂③属同类物质若与试剂⑤属同类物质
猜想1:_______猜想2:Na2CO3猜想3:NaCl

【设计实验】
(2)取少量④中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

【实验分析】
(3)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
(4)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讨论质疑】
(5)小明认为上述实验无法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理由是猜想1中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于是他另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_______试液,溶液呈红色;
【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
【拓展应用】
(6)为防止试剂瓶的标签受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是_______
(7)写出上述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实验中学三模化学试卷
9 . 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某小组同学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分析讨论】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分析图2和图3相关数据,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
【实验探究二】
(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___________稀盐酸过量
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讨论反思】
(5)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后,可以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
A.酚酞溶液B.CuSO4C.H2SO4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结合图4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猜想三:有
【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镁粉、氯化钡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粉_______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镁粉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
A.        B.石蕊溶液       C.        D.
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剩余的反应物。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