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已经提前完成。五年中建立起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工业,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

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41.5%提高到56.5%。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

材料三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人们都有一股子干劲,争先恐后的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并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值得认真一读”……1958年党发动了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三年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事件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据材料二,归纳“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出现的新面貌。
(2)据材料三,概括“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三,谈谈这段历史留给你的最大启示。
2 .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仔细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法两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       地主在毒打农奴          培里率舰队到达日本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上述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3)19世纪中期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相应措施,战胜了危机。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国名美国俄国日本
领导人物______亚历山大二世____
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
共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归纳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5)借鉴上述大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评一评:“冷战”政策
课外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评一评“冷战”政策。
2022-12-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九下历史第5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03单元测
22-23九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综合题 | 困难(0.1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举例回答“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中“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举其中的一例说明“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022-12-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测试】满分预测押题卷(A卷·知识通关练)(考试范围:第1课~第12课)- 【单元测试】九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5 .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下列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     

A.儒学的独尊和完善B.尊师重教的风气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D.皇权的不断强化
2022-11-30更新 | 1408次组卷 | 8卷引用:统编版七下历史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01讲核心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
6 . “一方面,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了…”该材料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罗斯福新政的利弊D.苏联模式的利弊
7 . 重温抗战史,并完成相关问题。
【震撼的战役】

材料一: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伤亡失踪数万人,但也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重大战果。

材料二: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胜利的奠基】

材料三:这次会议会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欢庆的日子】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的哪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在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
(3)材料三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大会确立什么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2022-08-27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广东专用)
8 . 从如图的朝代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阶段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国家分裂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走向统一
2022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
9 . 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与查理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是(     
A.都反对B.都不信仰C.都鼓励发展D.截然相反
2022-08-21更新 | 79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10 .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慨,法西斯的暴行有(     
①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屠杀犹太人
②1936年,法西斯掌权的意大利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③德国疯狂扩军备战,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