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44 道试题
1 . 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     
A.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使命B.适应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D.由世界各国革命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2024-05-06更新 | 252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A卷)-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
统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治世局面“贞观之治”

(1)依据材料,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治世局面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4-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 .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B.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D.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2024-03-31更新 | 171次组卷 | 106卷引用: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A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单元AB卷(安徽专版)
4 .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     

A.君权的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的趋势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封建体制的不断完善
2024-03-27更新 | 437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3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
5 . 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按照因果联系排列,①②③对应的是(     

A.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
C.经济繁荣一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大危机
D.经济大危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一时
6 . 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时间历史事件
1949年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B.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2024-01-17更新 | 121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4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所学习到的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
(2)四组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分别有何重要意义(各用一句话概括)?

材料二   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每年9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20239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3)写出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题写的八个大字?
(4)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立、《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以及国家领导人的纪念瞻仰活动,体现了什么?
(5)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事业?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或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同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
(2)据材料二,请简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说说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怎样的反面经验?
(3)创新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请列举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成果各一例。
9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

材料一   十四年扰日战争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历史。全国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敌后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迅速挺进敌后,担负起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壮大人民抗日或装力量的艰巨任务。我们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形成相互策应之势,既有统一的城略目标,又各自独立对敌作战,相互依存和配合。这不但挫败了侵华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而且使侵华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而无法自拔。

——许三飞《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事件?请列举材料中“正面战场”的战例一例。依据材料概括中国人民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因素。
【人民解放】

材料二   1948 年秋至1949 年初进行的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在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下,获得对国民党军的完胜,全歼国民党军若干重兵集团,全部占领了东北,基本占领了华北。至此,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和实力上全面超过了国民党军,国民党失去了与中共在战场上继续较量的本钱。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共胜利的军事基础。

——姜涛《中国近代通史》

(2)材料二中“全部占领了东北”“基本占领了华北”分别指的是哪一场战役?国民党军队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会“失去了与中共在战场上继续较量的本钱”?
【感悟艰辛】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的认识。
10 . “中国梦”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启新的时代】

材料一: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人民当家做主】

材料二: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寻求经济发展】

材料三:邓小平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文选》第3

【走上复兴大道】

材料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1)材料一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与第一条的规定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出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在A、B处,分别写出每次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名称是什么?
(5)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说学知识,请你谈谈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从两个以上角度作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