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6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不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材料三   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并从中选取一例,说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至少两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材料中“明清科技……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一河通古今,一脉传千年。同学们以“中国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展板一:水利泽万民红山文化位于燕山(在今北京)以北、西辽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种植主要以谷类植物为主,小米、糜子米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单新史话》

鱼嘴分江内外流
宝瓶直扼内江喉
成都坝仰离堆水,
禾稻年年庆饱收。

——董必武

展板二:智慧淌千年①隋唐大运河下游的宿州,因运河的修建而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扬州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
②北宋时期每年通过运河自江淮运抵开封的漕粮达600万石到700万石。新中国成立后,今天大运河的苏北段,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的航运量相当于3条京沪铁路的运量。

——摘编自倪玉平《大运河,流动的国家记忆》等

展板三:丝路畅东西

丝绸之路:商旅图(敦煌壁画)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市舶司遗址
2024年1—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以美元计为76.5亿美元,增长8%)。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1)请写出与展板一中红山文化生活场景相似的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根据诗句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展板一地图所示水利工程的重要价值。(答出一点即可)
(2)请写出展板二中大运河A处的名称。并选择展板二中的史事说明以下观点。(要求:只填序号)
a.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大运河带动沿岸城市发展
(3)展板三中的三个“路”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的共同作用。
2024-06-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4七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
3 .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对外文化交流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内容。唐代的对外交流的举措,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在宗教、文化、艺术方面采取兼收并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更是日益频繁,文化艺术也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广泛吸收外来音乐的有利因素。例如,高丽乐在唐朝宫廷受到重视被列为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

——摘自《唐代长安的对外开放及其意义》

材料二   鉴真(688763),扬州大明寺的高僧,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理自部编教材《唐朝的中外文件交流》

材料三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处在强国稳定时期,因此唐王朝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周边各国的侍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文化传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四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表现。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
(2)材料三提及“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6-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 02(期末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七下历史全册】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4 . “新”是后一种事物对以前事物的取代,反映了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代表着更新、创造、改变。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中外历史上的‘新’”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查阅文献——领略新政策·新面貌】

(1)第一组同学阅读相关文献,下面是他们整理的相关资料,据此分别简述汉初和苏俄是如何采用新政策使国家出现新面貌的,并概括其政策蕴含的共同智慧。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客观上是不得已....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商品失去调节作用,价值规律丧失其效用,货币也逐渐失去它的意义....危机接踵而来。

——周尚文《列宁政治遗产十论》

任务二【举办图展——见证新战略·新发展】

(2)第二组同学准备举办图片展,他们收集的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是如何促进新发展的?

任务三【论证观点——体悟新跨越·新崛起】

(3)第三组同学列表整理中国近现代史上关于“新”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史实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时间     “新”
1921年7月

革命新面貌

1927年10月

革命新道路

1949年10月

历史新纪元

1978年12月

建设新转折

1982年9月

建设新道路

2012年11月

走进新时代

2017年10月

解决新矛盾

2024-06-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唐往来频繁。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左右,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政治制度促进了经济、文化和教育达到了全面繁荣,是希腊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更多的音乐体裁,如颂歌、抒情诗以及古希腊悲剧艺术等。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希腊的奴隶制一度强盛,向外扩张,其中亚历山大帝国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

——《关于古希腊音乐文化的特征分析》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推动唐代音乐发展的因素。
(2)依据材料三、概括推动古希腊音乐发展的因素。
(3)音乐在中外历史发展中有何共同作用?举出在河南出土的古代乐器一例。
2024-06-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三)历史试题
6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论及工业化时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他还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

——摘编自王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工业化》

材料三   下表是 “新时代十年”大事件(部分)

时间

进程

2012 年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 年

习近平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1 年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022 年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
路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工业化”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材料三概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2024-06-10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营方式的转变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劳动者的智慧则是加速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材料二: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示意图

材料四:第二次工业革命部分发明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西欧庄园和新垦区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差异,新垦区新式经营方式对欧洲有何影响。
(2)请将材料三示意图中①处内容补充完整,并简述蒸汽机在工厂制产生中的作用。
(3)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对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断,你有何启示?
2024-06-08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历史”的本质是基于材料与视角的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简史》目录(节选)。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四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第九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章
......
五、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党的十九大和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请指出材料一中非一手史料的资料序号。如需证明⑩号对应的是五四运动,还可补充哪些史料?(举一例说明)
(2)材料一能反映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诸多信息,请列出相关联的序号,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材料二的目录内容有缺少,请根据第十章子目录内容,在处撰写合适的章节标题。任选第四、第七章中的任意一个章节,并补充与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所做努力相关的史实。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024-06-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历史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历史信息。

材料二   泉州市舶司大事记(部分)

时间内容
绍兴六年(1136年)八月二十三日,泉州市舶司上奏:大食商人蒲啰辛,造船1只,船载乳香投泉州,市舶计抽解价钱30万贯。
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初六日,朝廷批准泉州市舶司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蕃舶之际,支破官钱300贯文,排办筵宴,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
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诏令泉州市舶司于泉漳等地区上供银内,截拨25万贯专充抽买乳香等本钱。
淳熙二年(1175年)十二月初五日,朝廷批准:今后诸蕃物货既经征榷之后,有往他地者,召保后经市舶司确认给据,允许在福建路各州军兴贩。
淳熙九年(1182年)诏泉州、广州、明州、秀州市舶司,若走私铜钱未被查出,主管官员连坐。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初编》

(2)据材料二、概括设立市舶司的目的。

材料三   今设立海关,征收出洋行税,今公议设立金丝行、洋货行。如来广省本地兴贩,一切落地货物,皆投金丝行;其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皆投洋货行,候出海时,洋商自赴关部纳税……嗣后如有身家殷实之人,愿充洋货行者,各具呈认明给帖,此系商行两便之事,各速认行招商,毋处观望迟延。

——《分别住、行货税文告》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制度?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024-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科学的进步是开启未知新社会的钥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0-1850年在不到三代人的时间里,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史无前例地改变了英国的面貌。自此之后世界大不相同……也许除了新石器革命之外,没有一场革命像工业革命这样带来了如此剧烈的变革。

——一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这场变革的核心发明是什么?这场变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电气工业的发展下,电器大量涌入美国家庭,减轻了主妇们的许多负担,随着电话、收音机、洗衣机等产品的批量生产,美国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增长,所需的越来越多。汽车增强了人们的流动性,部分抵消了乡村机构和居民区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人们的工作技能的要求提高: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开始降低,教育成为父母能为他们的孩子做的最好的投资。

——摘编自《技术陷阱:从工业革命到Al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贵本、劳动与权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的发明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在计算机革命前夕,美国的福特式生产加速了工作岗位的常规化。机器操作被进一步细分。工人的工作被机械运动代替,工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单调。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能够消除在操作机器的过程中进行人工干预的必要,机器人可以以更高的精准度来完成这些工作。随着自动化的进步,更复杂和具有创造性的功能变得更丰富,计算机让“人类更多地使用人力”成为可能。

——摘编自《技术陷阱:从工业革命到AI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资本、劳动与权力》

(3)针对材料中的现象,你是否同意“随着自动化的进步,计算机让‘人类更多地使用人力’成为可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定安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