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939 道试题
1 .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解: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 可以见到七八个宰相在一 起议事,争得面红耳赤。这 就使得宰相权力互相牵制, 而皇权大为加强。

(1)材料一漫画反映的政治制度始创于什么时期?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北宋)民间谚语

(2)材料二的谚语是北宋政治什么政策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利弊。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①图②所示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依据材料指出这两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024-06-04更新 | 14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历史小组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设计手抄报,请你参与完成。

【搜集图片】小组成员搜集到8幅人物图片(如下图)。

                            

                  

                                                

     

                            

               

   

                  

                            

【完成手抄报】

精神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示例)艰苦奋斗
选择人物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黄继光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主要事迹:列举主要事迹: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其主战斗中,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他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主要事迹:
             
所处时期①时期抗美援朝时期②时期
寄语:             

(1)从【搜集图片】的人物中任选两名,填在相应横线上,并在对应表格内列出其主要事迹。(参考示例)
(2)填写表格中人物分别所处的历史时期。
(3)选择表格中一位英雄模范人物,说出你对其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写在寄语栏处。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三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三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024-05-11更新 | 2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六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A割香港岛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B赔款2100万银元B赔款二亿两白银
C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C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D协定关税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19世纪末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即瓜分势力范围与资本输出)。①指出材料二《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体现了这两大特点?(只填写序号)②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024-04-17更新 | 1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福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后被简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路辉煌】

材料一   如下图,敦煌壁画

(1)如上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场景?
(2)此次活动的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是什么?

【丝路发展】

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朝代内
容项目
汉朝唐朝两宋
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3)从汉至两宋,我国古代政府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作用也越来越大,就当时经济发展趋势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是什么?

【丝路畅想】

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5)15、16世纪,欧洲人开启了人类历史历史上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习的知识,你认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有利条件?
2024-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经济开发区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猜压历史试题
6 .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内容。

材料一

时间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7年8月1日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10月

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

会议召开,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7年9月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40年下半年

八路军发动了 ⑥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大会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46年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

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苏联(俄)

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

中国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造、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选自《坚守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又道路前 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27年~1937年,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二指出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从中看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要实现的目标。试分析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2024-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訢、曾国藩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宪……这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等到自强、变法运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1)材料中“道光年间受了重大打击”指什么?
(2)“自强运动 ”指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自强运动”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领导派别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材料中的观点“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
2024-02-0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洪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法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8 .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均沾和分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   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目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以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中国可以从欧美民主化进程中借鉴哪些经验?
9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发展篇】

材料一   有的人用行动,劈风斩浪穿越过海……有的人用笔,活跃在世界精神舞台上……认识人自身,认识自然世界,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改编自《蒸汽机打出的天下》

【美国崛起篇】

材料二   

材料三   【合作共赢篇】

材料四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故事片段主要讲述了14—16世纪的哪些重大事件?指出这些事件对当时欧洲产生的经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由图片(1)及所学知识,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请说说这场战争的性质。
(3)根据材料二由图片(2)及所学知识,美国的“黑奴”最早来源于欧洲殖民者的哪次罪恶活动?1862年美国政府为解决“黑奴”问题颁布了什么文件?
(4)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推行的什么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人为加强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
(5)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说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哪些发展趋势?“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10 .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

【破旧立新】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变法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措施?

【勇往无畏】

材料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2)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这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顺势而为】

(3)改革通常由问题倒逼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填写完整。
改革名称面临问题措施性质
内外交困①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861年改革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自由
③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但须赎买

【民富国强】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19922002201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
(4)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是运用什么手段“解救危机”的?
(6)结合当今中国社会,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2024-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届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