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二圃制和三圃制已普遍取代了原始的耕种方式,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由8至9世纪的种一收二,上升为种一收五;而且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开垦,耕地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使之演变为许多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如冶铁、制革和纺织等,由此一般农民没有能力继续从事手工业生产,手工业者则要求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突破庄园的限制,成为自由的小商品生产者,这就使得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为了更方便地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手工业者和商人自发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城墙的矗立,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城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农产品剩余是因先进工具的使用和耕地面积扩大。(     
2.10到11世纪的欧洲,手工业和农业还没有分离。 (     
3.手工业生产仅是为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 (     
4.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促进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5.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佃户份地两个部分。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地位十分优越和显赫。同期的南方,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北方。虽然对于农业来说,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但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直至东汉末,江南地区还是一个林莽地带,土旷人稀,经济停滞在原始状态,有广大肥沃的土地未得到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很不发达,商品经济更不待言。

——摘编自区永折《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三     宋朝取得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造船业突飞猛进,制瓷业、纺织业等手工业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的全国经济中心,概括此时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简述这一时期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3 . 在中国古代,水运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①下图所示水利工程名称是        

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你的判断理由(理由不唯一,请选择多角度描述)。
(2)结合下面的诗文和所学知识评价该水利工程的作用。

咏史诗·汴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时期,漕(水)运为东西方向,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山东一带为农业经济发达地区,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漕运线路也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并由东南至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唐代以后,政治中心还有一个逐渐东移的趋势,尤其元明清三代王朝政治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并从元朝开始确立在更北的区域。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从秦汉时期到唐宋时期,漕运路线走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走向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19-09-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一年级历史试题
4 . 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请以“潜在的危险与应对”为主题,从上述三个角度   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9-08-15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题
5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某七年级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米,与他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了解政治文明】



(1)依据思维导图,填写①②处相应的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宋朝和明朝是如何完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

任务二【数据统计——解读农耕文明】



(2)根据表格,概括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史料实证——评析科技文明】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①1550年欧洲学者约维斯说:在广州的印刷工人采用与我们相同的方法,印刷各种书籍。②20世纪出土的敦煌回鹘文木活字,据考证,这些“字母活字”实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12世纪末到13世纪上半叶。③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西是经过西域传到波斯、埃及直至欧洲的。

(3)材料一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任选其中一项发明,用史实说明它是如何“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4)西方学者提出了“德国谷腾堡是第一个用字母活字印刷”的论点,要批驳这一观点,材料二提供的3个论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哪一个?(只写序号)并说明你的理由。

任务四【图片展示——感受民族文化】



(5)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描述了哪两个中国传统节日?谈谈你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2019-07-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平定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追根溯源,有其必然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受到了限制?

(2)在材料一法律文件的基础上,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呈现什么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指出英国成为19世纪中期“世界工厂”的原因。

2018-10-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过去, 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败》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世界政治]

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小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具体建议。
2018-06-24更新 | 31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按照问题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为什么?
(2)“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长时间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整体态势是如何?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情况。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请指出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
【对全球化的认识】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5)你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9 .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近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2)材料二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材料三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变化?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2017-02-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中初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中美关系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近美国历史
材料一: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土著人、殖民者和贩卖来的黑奴构成这块新大陆的居民。长期融合后产生了新的民族,并宣告了国家的独立。……在19世纪末,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首位……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于哪一年?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步骤二:探究中美关系
材料三: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3)华盛顿会议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对我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四: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
材料五: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之间的重大事件
时 间
大 事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企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
1962年
煽动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和边界纠纷。
1965年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略是对中国的侵略”;美国国防部长宣称:今天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存在着同中国开战的危险。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
中、美共同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5)根据表格内容,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变化发展的趋势。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步骤三:展望中美未来
(6)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关系?
2016-07-1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州中学附中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