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并且,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均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20世纪国际格局及趋势演变的示意图。
(2)从材料二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历史进程看,这种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自“百度百科”

(1)以“近代化”为话题,依据材料一提炼一个观点,自拟题目,结合1860年—1919年的中国和16世纪—19世纪中期的英国相关史实,分别从政治制度、经济技术、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对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材料二   社会转型是由一系列社会转折的不断蓄积而产生的,是在一个社会的母体内经历长期的与不断的变迁所导致的社会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趋势,但不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因而具有明确的时代特色。在结构转型期间,由于各种结构性要素都处在变动之中,因而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

——摘编自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转型的几点思考》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社会转型”的两大特点。
2024-04-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   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除去那些人为的灾害障碍。……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又能乘虚先取巴、蜀,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归纳“地利”“人和”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秦国自身”的其他“有利因素”。

材料三   秦汉历史大事记(部分)

秦朝统一中国
建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派兵开凿灵渠
秦末农民大起义
汉朝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实施“推恩令”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张骞出使西域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3)选择大事记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选择的历史事件:派兵开凿灵渠,张骞出使西域。
论述: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此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可见,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边疆愈加巩固。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模式。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法的特点是什么?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说明这一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请你从生产力、全球化中选取一个角度,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人类共同体面貌”的。结合材料中的一项科技成果谈谈你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列举“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具体探索。根据材料指出这些探索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选取一个角度,以“创新”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符合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贵港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启蒙奠基》

材料二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大都,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业兴隆,人物繁阜,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宋元时期的戏剧观众已由宋前以上层社会为主要对象,走向全民化、平民化。大量涌现的观众,以及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促使戏剧演出的商业性竞争,推动我国戏剧的发展与繁荣。

——摘编自吴晟《简析宋元民间戏剧观众的主要构成》

材料三

作品

作者

内容或简介

《蒙娜丽莎》

达·芬奇

《国民革命歌》

邝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七律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学习雷锋好榜样》

生茂、洪源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戏剧观众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中表格并结合所学,以“作品与时代”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表格中任一史实进行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7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中考试卷
6 . 阅读以下目录,提取信息,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活动课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次中考模拟试卷
7 .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唐宋时期的和谐之光”为主题开展了以下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数据——见证经济和谐】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时间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2080

40%

3120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5500

65.5%

2900

34.5%

任务二【品读诗歌——体会社会和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北宋]汪洙《神童诗》节选
任务三【研读史料——认识民族和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1)下表数据反映了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说明唐宋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具体表现。
(2)品读下列诗歌,概括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唐宋时期的相关史实,以“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巩固与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
2024-04-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世界现代史是一部在战争中谋求和平的历史,请你参加下面的“20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和平”项目
式学习任务。

任务一: 构建知识结构—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1)请根据上述结构图,为①处概括一个主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

任务二:解读图表数据——分析史事相互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
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人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

(2)任务二中的表格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任务一中的②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3)任务二中的历史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任务一中的③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任务三:明确时空观念——激发多元历史思维

时间事件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6年2月至12月凡尔登战役
1919年1月至6月巴黎和会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

(4)请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并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价值观正确。
2024-04-11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34校中考第2次适应性联合测试历史试题
9 .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某老师以“崛起·博弈”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历史史料——了解大国崛起】
(1)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不断崛起。阅读材料,简述英国崛起的历程。概括苏联的国家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经过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了7倍,其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时期内奇迹般地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侵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解说词


任务二【历史名片展示——见证关系变化】
(2)欧洲关系的变化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变化。下面三幅图所代表的盟约或组织反映了欧洲关系怎样的变化?分析图三所示组织出现的原因。

图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二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图三   欧盟旗帜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剖析格局演变】
(3)近代以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结束及各种力量的消长,世界格局出现了三次大变动。请你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以“格局·变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世界多极化趋势
2024-03-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10 . 以下图示反映了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变化或趋势,请你任选其中一种变化或趋势,并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24-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