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9年12月2日,一位考古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下图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据此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A.北京人B.半坡居民C.元谋人D.河姆渡居民
2023-12-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此后,又发掘出土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和动物化石。这些“化石”(     
A.为了解北京人特征提供重要证据
B.可作为研究人类历史的文字史料
C.有助于我们研究原始的农耕生活
D.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
2024-05-18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需要通过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2024-04-11更新 | 70次组卷 | 12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人员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     
A.建造房屋B.使用火C.制作陶器D.种植水稻
2024-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

(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的住房样式是什么?从这些出土物品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018-10-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     
A.神话传说B.口述史料
C.考古发现D.《史记》记载
2023-11-03更新 | 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23-10-10更新 | 103次组卷 | 7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下是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简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人类化石200余件,分属40多个个体5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
动物化石100多种石器10多万件
A.北京人遗址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B.北京人过着定居生活
C.北京人从事狩猎活动并开始饲养牲畜D.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丰富
9 . 中国广袤的大地,孕育着早期人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装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发现这些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中国历史》第1课相关内容整理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个考古发现分别是哪一远古人类?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完成下表。

①图1遗址

②图2遗址

主要种植作物

______

______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⑤地理环境不同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公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
2023-10-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A.神话B.化石C.传说D.文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