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1)目录“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中介绍了北京人怎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2)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后,你知道“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请写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中的“战国七雄”名称?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
(4)学习了该目录所涵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2021-04-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就在我们身边。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工具话发展】

(1)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使用图1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举出一例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
(2)图2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
【遗存现变革】

材料一   “秦国君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

材料二   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3)材料一中的秦国君是指谁?
(4)根据以上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旧贵族诽谤商鞅”的原因。
2019-10-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中复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图片,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建造者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房屋分别位于什么流域?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观察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据所学知识,最少涉及两个知识点,发挥想象力,语句要通顺完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