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文字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6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文物反映了(     

A.记载内容十分丰富B.造字方法逐渐完善
C.书写材料不断演进D.汉字体系已经形成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下图依次是“天”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篆文、隶书、楷书的书写形式。据此可见(     

A.文化交流丰富多彩B.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三幅文物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高超的铸造技术
C.迥异的佛教艺术D.悠久的中原文化
2024-05-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教育教学研究室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观察下面“龙”字字体的演变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2024-05-03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024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龙年,下列是“龙”字体的演变,其中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6 . 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这反映了(     
A.汉字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B.汉字是我国所有民族的文字
C.汉字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汉字是传达政令的唯一途径
2024-04-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A. 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距今4300-4000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B.“龙”字的演变

在龙的形象形成之初,龙是炎黄部落走向融合中的化身,龙是可降甘霖带来福泽的祥物,龙是可水陆空行走的神兽。中国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取、奋发开拓的文化.胜射。

秦汉时,龙的形象基本定型。之后,龙(特别是黄龙)被视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明清两朝,由于帝王对龙的垄断,阻碍了龙文化的大众化趋势。

C. 整理自《中国龙文化历史嬗变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价值的实现》
D. 以“龙”命名的大国重器

        

       “威龙”             捷龙三号                    蛟龙号
歼—20战斗机       运载火箭               载人潜水器
1.结合材料 A、B,中国龙文化的诞生、发展的特征有                。(双选, 填写字母)
A.源远流长        B.崇德尚贤        C.绵延不断            D.天下为公
2.材料C中,明清两朝,龙文化大众化趋势被阻碍。这是_________制度的强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3.材料D中,我国在国防、科技等领域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以“龙”为号,有何用意?
4.今年是农历的龙年,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中国龙文化现象。请你推荐一个,并写出推荐理由。
示例:推荐:2024 年央视春晚以“龙行蠡畿,欣欣家国”为主题词。
理由:这寓意了中华儿女犹如群龙腾飞、昂扬向上,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2024-04-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世界遗产,魅力河南B.中国汉字,发源河南
C.天文历法,皆出河南D.中外交流,始于河南
2024-04-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中的“车”                                        甲骨文中的“休”

材料二   汉字结构体现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人的整体部位如人(亻)身,分体部位如目、口、手(扌)等构成了无数汉字。古代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反映在造字方面,如与“田”字有关的男、畴等。此外,“示”字及由“衤”字旁构成的汉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

——摘编自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

材料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汉字是以汉族为使用主体的文字,但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不是在保护汉字的。汉字的载体轻便、合理,后来更发明了经济实惠的纸张。如果文字被少数人所垄断,就很难做到绵延不息,但汉字很早就走向民间。汉字是非常美的一种文字,很容易被美化为艺术。

——摘编自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汉字造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2)据材料三、分析汉字延续至今的原因。
(3)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请再举出古代文字一例。
2024-04-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多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说,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表明(     
A.汉字文化,皆源于豫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
2024-04-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