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大约二千二百年之前,那个最先统一中国的可怕人物秦始皇,就在这个筑有堡寨的城市附近诞生。”以下不属于“可怕人物秦始皇”项固统一的措施是(     
A.废除六国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B.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C.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奴隶制国家
D.实行的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2 . 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材料三   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当时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 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1)材料一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字统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并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文化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中新网2022年4月15日报道: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青海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范围和期限,分析了青海省的长城资源现状,梳理了长城资源的价值特征。下列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B.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代表之一
C.长城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
D.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023-10-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A.提高教育质量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D.促进民族交融
2022-09-03更新 | 63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草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①统一文字和车轨 ②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③修灵渠、筑长城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颁布“推恩令”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④⑤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统一文字,统一书体。

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流形式和审美理想。例如:①“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④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1)材料一“书同文”中的“文”指什么?
(2)阅读材料二,在科举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唐太宗、武则天各有何贡献?
(3)依据材料三,写出①②③对应的文学形式,并写出④所指的古典小说名称。
(4)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谈谈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0-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下列能佐证秦始皇“好处”的有
①统一文字   ②建立郡县制   ③严刑苛法   ④焚书坑儒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