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6 道试题
1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制度巩固篇】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左边材料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该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边疆治理篇】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摘编自《册府元龟》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朕独爱之如一”说明了他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予以说明。
(4)分别以元朝和清朝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各举1例)
【抗击侵略篇】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郑成功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戚继光和郑成功对维护国家主权做出哪些贡献?
2023-06-23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才智,更是伟大的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够慢慢听懂,并从中有所得,有所思。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其弟周公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

材料四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其分封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匡天下”的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罕见于其他古国的国家特征是什么?所建立的维持中国几千年来统一的“政治制度”又指什么?首创者是谁?
2023-10-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七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古代智慧之光”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云游景点——体会人民智慧】
(1)第一组同学借助网络云游了解了以下景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下列旅游景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任务二   【阅读史料——感悟政治智慧】
(2)第二组同学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作了以下笔记。请你分别写出两种制度的名称,并对比其异同。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王朝政区范围的确定,为后来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一个大模样。这种地方行政管理方式,也为后来两千年行政定式,确定了基本格局。

——摘编自王子今《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


任务三   【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3)第三组同学观看纪录片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并搜集到以下思想家名言。请你任选三句名言,以“百家争鸣·启迪智慧”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韩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2022-1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有效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81年3月生效的《邦联条例》显然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是它所建立的仍是3个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按条文,邦联议会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建立商务关系……等权力,但这些权力的实施要经过9个州的同意方能生效……邦联制对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独立后它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了。它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这就给美国的商品涌入以可乘之机,并影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新建立或发展起来的工业,几乎都掌握在国家手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和元朝在地方治理中采取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实行“《邦联条例》”后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概括“一化三改”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制度和政策的认识。
2022-06-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活动:“我看秦始皇”活动
说明下面是关于“秦始皇功过”辩论赛的一个片段,请赏析并参与完成探究任务。
辩论赛场李明:我方认为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

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还采取措施巩固统一,是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也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可谓千古一帝。他是封建时代的帝王,统治也有暴虐的特点,但难掩这一伟大的功绩,所以,我方的观点是秦始皇功大于过!


王红:我方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暴君,过大于功。

他的统治急于求成而残酷暴虐,不仅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还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电视剧《孟姜女传奇》里就反映了让老百姓修长城的情景,孟姜女的丈夫就是修长城累死的。这也可以证明秦始皇是一个残暴的皇帝。

探究任务1)赏析辩论片段,归纳出双方的观点和论据,完成下表。

辩方

观点

理由依据

李明

王红

2)你赞同哪一方的观点?请再为其补充一个史实依据。
学以致用3)如果你当裁判,会判定哪位同学是本片段辩论的获胜者?写出你的判定并阐明理由。(要求:①理由要体现双方的情况②理由至少两条)
2023-09-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   它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地方管理采取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机构?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统治中的哪两对矛盾问题?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022-11-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小吏,被嬴政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材料一中,秦能灭六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了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秦始皇做了什么事情?
2023-1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时期实行了什么制度?“天下初定”指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的什么事件?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以上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3)为巩固统一,秦朝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举出三例。
2023-10-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此制度的创立者是谁? 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3)材料三中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统治者实行这些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