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陈胜吴广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请回答相关问题。
(1)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是什么大型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2)战国时期,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3)成语“揭竿而起”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请写出其领导者。
(4)丝绸之路中哪些农作物传入内地?(至少两种)饮水思源,我们最应该感谢哪些人?(不少于2人)

材料一: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鄙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5)根据材料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6)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如何发展农业有何建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成语和典故和下面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楚汉战争
4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A.公元前二世纪初B.公元前二世纪末
C.公元前三世纪初D.公元前三世纪末
2020-08-16更新 | 788次组卷 | 48卷引用:湖北省大冶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支农民起义军?
A.刘邦、项羽的农民军B.张角的农民军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D.黄巢的农民军
6 .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士兵在途中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兵反秦。陈胜、吴广举兵反秦在历史上被称为
A.巨鹿之战B.大泽乡起义C.黄巾起义D.淝水之战
7 .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的暴政     ②西汉的建立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楚汉之争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020-01-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二 “及至始皇……弱天下之民……然陈涉(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如何发展孔子思想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起义在历史上有何地位?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他俩本来不认识,后来同时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了下来……”这段话正在讲述的是哪两个人物的故事
A.陈胜、项羽
B.陈胜、吴广
C.吴广、刘邦
D.刘邦、项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