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我国古代,君主或帝王的统治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请你结合所给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料话暴君】

材料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材料二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材料三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材料四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桀和纣分别有哪些暴政?暴政的结果如何?
(2))材料三中的“王”指的是西周后期的周厉王,他的暴政导致发生了哪一事件?
(3)材料四是哪位帝王实行的暴政?请你再列举此帝王的暴政表现。(两例即可)
【图片绘名君】

(4)图一和图二中的皇帝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了哪一局面的形成?
【对比话感悟】
(5)对比暴君和明君的所作所为及产生的不同结果,说一说给你带来的感悟,并说一说给后世的统治者以怎样的借鉴。
2023-03-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2022-11-24更新 | 112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楚汉争霸B.文景之治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2022-06-10更新 | 454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市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这些举措
A.体现抑制诸侯王的意图B.贯彻了儒家仁政思想
C.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稳固D.促成了“光武中兴”
2022-06-04更新 | 896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市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湖南湘潭·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绘了西汉早期国库钱粮富足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原因是
A.文景之治的成果B.“推恩令”的颁布C.铁犁牛耕的使用D.盐铁专卖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