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以农为本B.戒奢从简C.兴修水利D.重农抑商
2023-06-23更新 | 1191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A.重文轻武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2023-10-07更新 | 72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A.社会政治清明B.经济恢复发展C.中央集权加强D.农民负担沉重
2022-07-30更新 | 1371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2022-11-24更新 | 113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
A.经济恢复社会稳定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D.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
2022-06-15更新 | 9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2020-08-09更新 | 1995次组卷 | 9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盛世局面,他们具备的共同历史条件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民族交往密切,海外贸易发达
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D.君主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完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A.注重以农为本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节俭治国D.减免徭役赋税
2023-10-19更新 | 252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实行维护社会安定与民休息的治国战略,社会经济文化出现初步繁荣,国家进入一个升平时代。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A.勤俭治国B.以农为本C.以德化民D.轻徭薄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轻徭薄赋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光武中兴
2023-01-01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