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历史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时空观念】


图一战国七雄方位图                                                                                        图二秦朝的疆域四至
(1)请写出图一部分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和图二字母所代表的地点。
C:____;A:____;E:____;F:____

【唯物史观】




图一北京人的石制工具

图二河姆渡居民的工具

图三半坡居民的工具

图四春秋农具

图五穿有鼻环的牛尊

(2)请指出图一至图五工具材料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实质。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3)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什么相同的思想?

【历史解释】

材料三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4)依据材料三、概括孟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家国情怀】

材料四   《吕氏春秋》载: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缪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5)材料四反映了禹的什么功绩?从禹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2024-03-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1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驷马安车是秦汉时期卿、侯、王等高官才可以乘坐的车。汉初,驷马安车几乎没有,但经60余年后却遍布街巷。这一变化得益于西汉实施了(     

                                                     驷马安车画像砖
A.统一车轨B.反击匈奴C.休养生息D.重文轻武
3 . 如图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刘贺”螭纽玉印,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该印为揭示墓主身份是刘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它属于(     
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档案史料D.口述史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原始农业产生于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被人类驯化栽培的谷物有粟、稻、黍、稷、麦等;种植的蔬菜有芥菜、白菜或油菜,可能还有葫芦等;作为纺织原料的作物有大麻及苎麻;驯养的家畜有狗、猪、羊、牛、马、鸡等,还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制造石、木、骨、蚌质的农具,其种类有整地农具耒、耜、铲、锄、钁、犁,收割农具有刀、镰,加工农具有磨盘和杵臼。

——摘编自《我国原始农业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房屋类型及其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材料二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发展。结合材料二两张图片,请说出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所示内容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刘邦规定税收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又减其半,成为三十税一,此后又于公元前167年下令“其除田之租税”,连免税收十三年……虽然汉景帝即位后又恢复了三十税一的政策,但文帝的轻税收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多少被汉景帝继承下来,终于使得东亚大陆被秦帝国和秦末战争严重斫伤的社会元气得以恢复。

——《文景之治:帝国失去的好时代》


(3)据材料可知,文景时期延续了汉初哪一国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这些措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4-01-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此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B.领导巨鹿之战C.建立西汉王朝D.开创“文景之治”
2024-01-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资料,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史事发生与变化的时空环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群雄逐鹿】



(1)以上地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示意图?请写出一个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

【一统江湖】



(2)根据上面秦朝疆域形势图,写出秦朝疆域四至。

【再展雄图】


(3)对比西汉疆域和秦朝疆域有什么变化?证明了哪一历史史实?此事有什么历史意义?

【发展趋势】


(4)以上地图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4-01-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史记》中提到“至于始皇……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通叛)”。于是“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这说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A.体现了无为而治思想B.为“文景之治”奠基
C.使得经济恢复和发展D.吸取了前朝灭亡教训
8 . 下面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第9课   秦统一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中国文明的起源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9 . 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由于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的表现。

材料二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的作用。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反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四   西音禅代,承曹魏遗产,推动农业复兴,然而不久政局动荡,内乱频仍,胡变蜂起,晋室被迫南渡,此后即倚江南为立国根本。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贮水、分洪、运水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终使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盛。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盛”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1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2021年陕西霸陵考古发现,此处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A.勤俭治国B.关心农桑C.以德化民D.轻徭薄赋
2023-12-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