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迁与《史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0 道试题
1 .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他(月氏王)的头作为喝酒的器具。月氏远逸且一直仇很匈奴,但却苦于没有帮手来共同抗击匈奴。大汉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就想派使者去月氏。出使必须经过匈奴地盘,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的人。张骞以中郎将应募,出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1)材料一中张骞出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该材料选自《史记》,其历史地位如何?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唐618-907年)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便西域图(如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于是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自莫高窟第323窟故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子简《论语》(如图)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3)材料三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尊崇哪家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材料是指:按过后人运用第一手材料所作的研究及解释。

(4)结合材料四的知识来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哪则更可信?材料二和材料三哪则属于第一手材料?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材料一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示意图中,颁行的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思想之光】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科技之光】

材料三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纸草,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我国古代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代他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材料三中我国古代的造纸术发明于何时?对改进造纸术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文史之萃】

材料四   


(4)材料四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兰亭集序》是谁的代表作?
(5)请你谈谈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应该持以什么态度?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是社会的历史沉积。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宋应星编写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3)明朝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
(4)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024-04-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2022年安徽中考信息交流试卷(四)历史试题
4 .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
(2)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
(3)司马迁的历史巨著
(4)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
2024-04-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了解历史名人,探究文明历程,感悟文明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收集史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

材料二   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据说他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于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从此创出自家体。

材料三   “我搜集经传书籍,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比如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我将这些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以及帮助谋生的经验技术,都写在了书里。”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你怎样评价这部巨著?他的哪句名言体现了人生存的价值?
(2)材料二中的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代表作品是什么?此作品被称为什么?他的字笔势有什么样的特点?
(3)材料三中“我”撰写了哪一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如何评价它?
(4)从以上三位人物中,任选其一、以“我心中的⋯⋯”为题,介绍其人。(要求:介绍此人所处朝代,主要贡献、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等,语言通顺,50字以上)。
2024-04-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著作
(1)集中了老子学说的道家经典——
(2)成书于东汉,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3)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5)祖冲之制定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2024-04-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面对于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描述,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正确的一项(     
A.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医学——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被称为医圣
C.史学——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宗教——道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佛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2024-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从读史角度讲,本纪(帝王言行政绩)是干,世家(诸侯历史)是枝,列传(其他代表人物事迹和少数民族传记) 是叶,开创这种历史记述先河的是(     
A.孔子《春秋》B.刘向《战国策》C.司马迁《史记》D.陈寿《三国志》
2024-04-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从未中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材料一出自谁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2)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3)当时的“重大发明”被哪一国家的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材料三(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不再追求科举功名,面对流民遍地的现实,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收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4)材料三中《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天工开物》有什么荣誉称号?
(5)根据材料三概括《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撰写过程的共同特点。

材料四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史记》

(6)《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作者是谁?
(7)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请谈谈你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4-04-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列史实与评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评论
A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C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D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