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迁与《史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代初期,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逐渐适应了百姓生活文化娱乐的需要。进入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的创作进入到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小说的形式种类呈现多样化,有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等。明清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百态,有的是对 明清两代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有的则是对历史故事和现有社会的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最明显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该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进行了批判,反映 了当时人们追求民主社会的愿望。除此之外,明清小说中也描写出一些自由快乐的生活景 象,表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

——摘编自韩亮《浅析明清小说及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图1《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通史,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杜甫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_________”;杜甫的诗歌前期充 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激情,__________后,唐朝由盛转衰,他的诗歌逐渐转变为现实主义;图3这本书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__________文学的瑰宝。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小说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是世界文化的宝库。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2024-04-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第一中学九年级四月模拟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重庆·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书·司马迁传》记载:皆称迁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具有(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B.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C.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2024-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篇】

(1)读图回答,图一证明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图二的青铜器是什么?
【思想篇】

材料一: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2)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孔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的举措是什么?
【史学篇】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3)信息卡的“他”指的是何人?信息卡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科技篇】

材料二:北魏处于史上一个寒冷期,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战争的因素,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贾思勰关心民生问题,撰写农书,总结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材料三:魏晋时期,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割圆术。南北朝时期,一位科学家运用刘徽的方法,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4)材料二中的农书是什么?材料三中的科学家是谁?
2024-04-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
B.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C.张仲景是西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D.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24-04-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的一部史书,创造性地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不同体例来记载复杂的历史事实,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编纂方法,成为中国历代正史的典范。这部史书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
2024-04-19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格、铁器小件。这说明(     )
A.考古发现可证实文献记载正确性B.《史记》记载都是可信的
C.考古发现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D.文献可单独作为历史证据
7 . 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①《伤寒杂病论》的发表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小篆作为统一通用文字     ④统一铸造五铢钱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4-04-16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祖国到处“写满”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体现了“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格局。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在长期的碰撞与交融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观念。   《史记》运用先秦以来的典籍资料,广泛搜集各地传说,梳理、创建了一个支系庞大而主线清晰的族谱体系。在该体系中,传说中的黄帝是夷夏各族共同的始祖。

——摘编自《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材料二

史料①

史料②

史料③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选自《旧唐书》

   唐蕃会盟碑

碑文“……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材料三   伊犁将军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史记》中民族观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西汉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措施及作用如何?
(2)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第二手史料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请按以上标准指出,史料①②③中哪个属于第一手史料? (请写出序号即可)。结合所学,概述该史料的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归纳清朝前期巩固西北边疆的举措有哪些?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024-04-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中国古代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     
A.汉武帝B.司马迁C.班固D.司马光
2024-04-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孔子                  图B   《史记》书影

     图C   大竞技场

材料二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精神文化也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两宋在其三百余年间,始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国家的环伺紧逼,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现实威胁,故而民族意识应时而起,构成宋代文化的强烈底色。也因此,宋代文化注重实用,从根本上关注人怎样生存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总之,宋代的文化与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1)材料一图A人物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图B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由于他的诗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其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图C是_______________(帝国)的建筑成就,其具有坚固结实、华丽宏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文化与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