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郦道元和《水经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北京城市的水脉赋予了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材料一

①《水经注》

②《史记》

③《农政全书》

记载了魏晋时期易水的自然源头,发源于涿郡(今北京),其流向向东,流经长城以南地区,汇入大海记载了西汉时期冀州(含今北京)地区地势较高,该地区河流与黄河支流相通,向南汇入黄河记载了明朝时期北京城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其引白浮泉水,经人工渠过昆明湖从西直门入城,汇入积水潭

材料二

图1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图2 元朝大运河示意图

隋炀帝建东都洛阳,接连疏凿通济渠、永济渠、邗沟与江南运河,借助运河干线连接洛阳与东南地区,同时加强了与北方军事重镇幽州(今北京)的联系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先后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对大运河裁弯取直,利用运河干线直接连通北京与东南富庶地区,将江南地区的粮赋供给运往大都

材料三   北京城市发展与水文化相互作用,水与城的互动,成为蕴含丰富的文化水系。元代大都城的城市水域,造就了积水潭沿岸运河物资往来、商贸活动频繁,形成了从中心向城外郊区构成的同心圆向外放射的城市格局。明清时代,北京城市水系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城市水网被分割成自成一体的封闭水系,发展出城市各个阶层共在共享的立体文化空间。现代的北京城市建设,逐渐复原北京城市水文化的标志、疏通城市文化水脉,创造出新的北京城市文化生态,成为文化深厚底蕴、培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间。

——摘编自耿波《北京城市水文化与城市生态》

(1)将材料一中的文献按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写序号)结合所学,任选一项,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

示例:①《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记载了北京地区自然河流的源头及流向。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路线从隋朝时期到元朝时期的变化。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变化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城市水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现实生活,对北京城市水文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对下列书籍的评价正确的是(     
序号书籍评价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水经注》是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山水散文汇集
《天工开物》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2024-05-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注重(     
著作简介
《齐民要术》汲取前人生产经验,并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
《水经注》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A.继承与创新B.开放与交流
C.总结与守旧D.推理与实践
2024-03-0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认真研读下面图文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贾思勰汲取农民生产经验,并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著成《齐民要术》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祖冲之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A.集中于农业领域B.成果领先于世界
C.继承与创新结合D.注重以民生为本
2024-02-29更新 | 13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辨别下列内容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改正。
(1)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东汉蔡伦改进印刷术,为世界文化典籍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3)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撰写的《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4)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约3000年的史事。
2024-02-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文化成果斐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准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B《九章算术》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水经注》记载1252条河流,介绍水文、地形、气候、土壤、物产。是一部综合性的天文学著作。
A.AB.BC.CD.D
2024-02-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记》取材丰富,对《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多所采摘,又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添了司马迁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材料,作者在广泛取材的同时,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淘汰无稽之谈,表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旁征博引,引用书籍达437种,并且重视野外考察,使内容更加丰富准确。该书详细记载了1252条河流水道的方位、流向、经过区域,以及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沿革、自然灾害和风土人情等,内容丰富,记述具体,文字生动,对后世游记散文有很大影响,至今仍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本著作的相似之处。
(2)综上所述,指出两位作者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2024-02-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8 . 书籍中的古代科技。某班级开展“中国古代科技图片展”的主题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到如下图片。

                                                  

A.《伤寒杂病论》书影                                   B.《徐霞客游记》书影                  C.《水经注》书影
                                            
D.《本草纲目》书影                              E.《齐民要术》书影                            F.《农政全书》书影
(1)小组成员根据图片反映的内容布置了三个展区,请帮助他们将展品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展区一:农学展区二:医学展区三:地理学
展品:E、(      )展品:D、(      )展品:B、(      )

(2)小组成员决定为每个展品配解说词。仿照示例,为展品D《本草纲目》配上解说词。

示范:《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2024-01-20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列哪一部著作属于我国古代地理学著作?(     
A.B.
C.D.
10 . 下图(1)(2)分别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和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它们的作者分别是祖冲之和范缜
   
错误:
订正:
错误:
订正:
2023-08-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