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1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两处的地名,并简要回答该运河开通后的积极作用。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如图

①(焉耆)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

——玄奘《大唐西域记》

②《步辇图》

③开元通宝

④《雨中耕作图》

⑤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
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史料   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简牍等,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遗迹等,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等。据此判断以上史料的类型(填写序号即可)。

(2)属于文献史料的有: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有: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有:____。从材料一中选择一则史料(写出序号),说明唐朝的经济状况。

【历史解释】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朝代
西汉
(公元2年)
西晋
(公元280年)
唐代
(公元742年)
宋代
(公元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3)材料三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家国情怀】

材料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诗词向来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的民族气节是?
2024-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2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5大题型+25道预测考题)-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秦朝疆域图                                                                                                       元朝疆域图(1330年)

材料二   中国疆域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发展道路十分漫长、曲折,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奠定、变迁四个阶段。

——摘自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连续性以及多民族统一和联合的趋势及疆域范围,也受到客观条件,即地理环境的影响。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阅读材料一,这两个历史时期面对辽阔的疆域,地方管理制度有何创新?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疆域发展的“形成“阶段对应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阶段疆域最大的变化源自哪一行政机构的设置?
(3)根据材料三,“政治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的表现是什么?在疆域确定过程中,影响其变化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关于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你有何认识?
2024-04-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历慎思同学围绕“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主题设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识读地图——认识疆域变化】

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战乱、有分裂,但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活动二【分析表格——洞悉边疆治理】

中国边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边疆地区的发展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通过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来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时间事件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713康熙皇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活动三【解析文物一感知民族交融】
文物蕴含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辨识其中含义,是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途径之一。

(1)观察上面朝代形势图,指出从图1到图2呈现的历史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活动二,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①战争或武力平叛;②设机构;③册封;④颁布法律;⑤放任自由。填写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3)上述文物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仿照示例,任选一件文物加以介绍。(示例除外)
示例:
文物:土尔扈特部腰刀
介绍:清朝乾隆时期,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重返祖国,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汉至唐时期主要依据山川地形等自然界限来别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一改前代做法,明确以“犬牙相入”为划界的主要原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使地方丧失扼险而中的地理条件。以今汉中为例,从唐至元,汉中险要的地理优势不为一个行省所具,使陕西、四川边界彼此交错,相互牵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形势图反映了唐朝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局面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至元代行政区划划界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上述材料和探究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2024-05-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2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5大题型+25道预测考题)-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政治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连续性以及多民族统一和联合的趋势及疆域范围,也受到客观条件,即地理环境的影响。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幅图片对应的朝代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图一A处在元朝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清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图二B、C两处分别设置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政治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的表现是什么?在疆域确定过程中,影响其变化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模拟三历史科试题
6 . 以下是同学们绘制的“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发展简图。其反映的趋势是(     
A.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汉族逐步实现统一
C.民族交融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023-08-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   隋大运河与元大运河示意图

            隋大运河示意图                            元大运河示意图
(1)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中可见,大运河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________________。(将序号所对应的城市填在横线上)元朝大运河的路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材料二

运河是人工河道,具备农业灌溉的机能,农民多用河水浇灌农田园圃。运河亦是南北交通动脉,拿山东运河区域来说,由于交通便利,明代许多商人从南方贩运棉布到山东,同时在这里收购棉花运往南方,由此刺激了山东运河沿线农民种植棉花的热情。其中不少州县,棉花成为主要农作物,粮食消费则完全依赖于市场。另外,农民大量种植烟草、林果等,改变了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运河沿线农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也大量进入交换领域,有的被贩运到外地,有的成为当地手工业生产的原料。

——改编自李泉《京杭运河与明清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以江北运河区域为中心》

(2)依据材料二,概括大运河对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唐中期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开启秧播技术,南方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宋代,南下移民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制,将农作物种植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进而将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至200%,并加大精耕细作的力度,为江南赢得经济重心的地位奠定基础。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宋时期南方土地利用率发生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2023-09-1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朝代创立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物?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位帝王的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显现出什么趋势?
2023-08-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市初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七年级同学围绕“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主题设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识读地图——认识疆域变化】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战乱、有分裂,但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图1: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图2: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图3:元朝形势图(1330年)
(1)观察上面朝代形势图,指出从图1到图3呈现的历史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活动二       【分析表格——洞悉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国边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边疆地区的发展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制定并实施了治理边疆的政策,并实行有效的管辖。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时间

事件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治理边疆地区的主要方式(至少三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活动三       【解析文物——感知民族交融】

材料三   文物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辨识其中含义,是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途径之一。

   
(3)上述文物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请任选一件文物加以介绍。(介绍应包含文物产生朝代、内容和意义。)
2023-07-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中央政府将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腹里”地区交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岭北、辽阳、甘肃、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设立了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与中书省互为表里,代朝廷统摄节制地方。

——据《元朝的政治制度》

材料四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五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据材料二,“举世皆知的这三种发明”具体指什么?概括这些发明共同的作用。
(2)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在政治体制方面有哪些创新,并分析其目的。
(3)据材料四,明初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4)根据材料三、四、五,反映了元到清政治制度演变的什么趋势?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认识。
2023-09-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