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框内容体现的主题是(     
苏轼:豪迈而飘逸
李清照:细腻、清秀
辛弃疾: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
A.气象万千的唐诗B.风格多样的宋词
C.空前发达的元曲D.脍炙人口的小说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多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朝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宋朝及以后的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推动B.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壮大D.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
2024-05-20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识图题 | 适中(0.65) |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人物的主要思想。
(2)指出图二的文学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文学形式在当时繁荣的原因。
(3)根据图三指出其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括其史料价值。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下诗句能体现这种血脉精华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24-05-1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一模历史试题
5 .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百花齐放。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对我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学派?举出该学派对你“入世”(即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______、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 ______、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

——摘自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全题干缺失处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并举出一部明朝这种流行的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

材料三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3)根据材料三中培根的评述,概述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发展作出的贡献。

材料四   严复大事记

时间事件
1898年译著《天演论》出版,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
1909年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出版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严复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严复变法思想形成的因素。

材料五   深圳平均63人就有1人手握一家高新企业,平均每天有46项新的发明。

——数据来源于《航拍中》(第二季·广东)

(5)结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化事业有何认识?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钱穆在描绘一位古代词人时曾说:他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他)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他是(       
A.王安石B.辛弃疾C.苏轼D.李白
2024-05-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五)
7 . 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充满辉煌与贡献的历史。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璀璨】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材料二   “兼相爱,交相利”;“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墨子

【制度完备】

材料三   “若生在世间,此路出常伦。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送薛蔓应举》王建(唐)

【文化繁荣】

材料四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有“诗史”之称。宋词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一位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意境,提高了词的格调,十分豪迈而飘逸。

【科技发达】

材料五

材料六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1)依据材料一、二,概述材料中人物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其正式确立是在哪一朝代?
(3)材料四中“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指谁?“北宋文学家”是指谁?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五中的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5)依据材料六,概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4-05-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三)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传承文化·映照现实】词在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女词人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后期的作品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
2024-05-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元时期,根据北方少数民族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与汉族音乐中的民间小调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散曲。这说明(     
A.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B.市民阶层推动高雅文化发展
C.南方音乐艺术走向衰落D.民族交融助推文学艺术创新
2024-05-1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作者一栏应填写(       
作者:
朝代:元朝
代表作:《窦娥冤》
称谓: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
2024-05-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萧红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