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9 道试题
1 .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的起源不算是最早的,却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某校学生追溯历史,开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材料二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东汉造纸术①改进造纸工艺。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南北朝圆周率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朝曲辕犁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
宋朝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元朝《授时历》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一段时期。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宋词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一例即可)分析材料一你能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材料中引用的经典出自于谁的思想主张?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3)将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4)依据材料回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近现代凸显爱国主义精神的人物有哪些?(列一例即可)
2024-06-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唐朝以来文学载体从诗、文,扩展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材料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材料四   元曲掠影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1)依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谁?
(2)材料二、三中词风格的出现和北宋的哪位文学家有关,他使词的境界与格调有所突破。材料三的作者继承了这种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
(3)图①是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这部作品是?
2024-06-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历史·道德法治学情调研-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吹口哨          吹笛、击节板                    舞蹈
A.都市文化生活B.商业发展规模C.海外贸易状况D.选官制度创新
2024-06-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4 . 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诗书篇A.《大唐西域记》——玄奘及弟子          B.《过文登营》——戚继光著
C.《窦娥冤》——关汉卿                       D.《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文明
交流篇

            

丝绸之路日本和同开珎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对外
政策篇

清顺治年间,严禁商民下海交易。后来又进一步厉行海禁并下了迁海令,同时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海禁政策妨碍了中国原始资本的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请按照示例,将“诗书篇”中的诗书进行归类,放入相应板块。
示例:板块一:“和平交往”:     A      板块二:“小说名著”:__________
板块三:“抗击侵略”:____________板块四:“经典杂剧”:__________
(2)请你从“文明交流篇”中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它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3)“对外政策篇”中,概括清初实行的对外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4-05-3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它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禹治水的传说B.《史记陈涉世家》
C.电影《英雄郑成功》D.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2024-05-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共美学校等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艺术具有唤醒历史记忆的神奇力量,是时代发展的印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雕塑】艺术是凝固的历史。分别简述下面两幅图片所示雕塑折射出的时代风貌,并对比两者共同的艺术价值。

(2)【戏剧】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归纳下面左侧戏剧作品的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右侧戏剧作品的思想内涵。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滚绣球】……为善的受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元]关汉卿《窦娥冤》

吉尔登斯特恩:殿下,我们是奉命而来的。哈姆雷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城堡中的一室


(3)【绘画】艺术是时代的缩影。下面两幅油画共同反映出怎样的主题?陈述你确定这一主题的理由。

                                                  
2024-05-29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宋代商业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扩大,人们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只用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这一形式更为流行。”材料旨在说明宋词流行的(     
A.原因B.方式C.范围D.结果
2024-05-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广西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历史模拟测试(三)
2024·河南信阳·二模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还可配乐演唱;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明白如话”,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表明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通俗化B.政治化C.地域化D.商业化
2024-05-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江苏南京·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应该说,宋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宋朝历史再认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些措施的推行者,并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及直接目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代面临的"周边的新问题、新挑战"来自哪些政权?分别写出一例宋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
(3)综上所述,你认为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猜想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南京专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