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窦娥冤》写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该作品的作者是(     
A.辛弃疾B.李清照C.关汉卿D.郑光祖
2024-06-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话本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以白话替代文言,成为普通百姓能听懂的文学形式。这表明话本(     
A.日益平民化B.批判性很强C.文学性下降D.已达到巅峰
2024-06-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元代的戏剧巨著《窦娥冤》《西厢记》等,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歌颂自由,提倡爱情至上,弘扬公平正义,反对官僚腐败。这种风尚源于(       
A.市民阶层壮大B.阶级矛盾激化
C.文化教育昌盛D.民族压迫深重
2024-06-12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元曲,盛行于元代,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种重要形式。关于元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形式上完全脱离了诗词的束缚
B.在元朝初期就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C.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和大力支持
D.以描绘市井生活、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5 . 舞蹈是美感的艺术,是时代特征的忠实反馈,更是人类思想的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民间舞蹈不仅出现于瓦子、酒楼,在城市街巷、乡村场院等地区也发展起来。由若干表演者组成的舞队数量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文化夜市开始出现,市民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就可以观看舞蹈等表演。观舞写词也成为宋代文人的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所录北宋时期描写舞蹈的词约有210首。

——摘编自李忻桐《北宋市民艺术研究——以宋人笔记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舞蹈艺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从古罗马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在中世纪被禁止。14、15世纪人性、个性的解放使人们可以率性而舞,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地普及与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放松对舞蹈的限制。

——摘编自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说出14、15世纪前后欧洲舞蹈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讲述的是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中国父女为救助外国商人,所发生的亲人悲欢离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在中国和世界舞坛上,享有“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的‘天鹅湖’”“中国舞剧之最”等诸多美誉,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和世界舞蹈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路花雨》反映的时代诉求。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八大菜系

宋代苏东坡词两首:《初到黄州》 《猪肉颂》

材料二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材料三   据文献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已有烤肉、烤鱼等食品。商朝伊尹五味调和,周朝出现称为“八珍”的名馔,对后世很有影响。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菜肴迅速发展,名菜大增。汉代娄护发明的“五侯鲭”,即是中国最早的杂烩菜。……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载有200多种菜肴。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流行,加之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佛教斋食逐步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使中国早已出现的素菜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花色菜、食疗菜也有新的发展,中国菜肴又得到较多的发展,中国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元明清三代,中国菜肴又得到较大的发展,菜肴品种数以千计。

(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菜肴的发展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国菜肴源于中原,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经过各方研究后,亲自决定将中原的豫菜定为国宴菜。直到现代,中国的国宴仍旧是以豫菜为基准来烹调的。请列举一例豫菜名菜。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美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请你为传承与发展中国美食出谋划策。
2024-06-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意在说明元代戏曲兴盛体现了(     
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考试的需要D.市民阶层的兴起
2024-06-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中招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历史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的资料,其研究的主题是(     
A.宋词B.唐诗C.元曲D.小说
2024-06-10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杂剧为元朝戏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元统治者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一些不得意的文人、落魄之士,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辉煌的篇章——元曲。戏剧的产生必须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城市中,有充足的市民人数和文娱活动的需要,才有可能形成集中的观众群体和以演剧为生的艺人群体。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材料二   中国传统节日与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节气性、稳定性等特征,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固定在每年规定的节点。每当节日到来,都会伴随着先民的祈祷仪式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仪式被固定下来,成为传统节日。很多中国传统节日也包含着中国人民对伦理亲情的重视以及对血缘纽带的依赖,例如中秋节的设立就为人们实现阖家团圆提供了契机,人们在祭月、赏月、吃月饼中体会家族亲情。另外,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

——摘编自鞠佳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曲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文化与社会”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相关史实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材料信息,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殷墟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改正:
(2)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艺术,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西晋的王羲之。
       】改正:
(3)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悲剧《西厢记》。
       】改正:
(4)《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改正:
2024-06-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