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方法(       
A.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B.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C.发展了便捷的陆路交通D.体现了印刷技术的突破
2024-06-06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A.毕异活版B.交子纸币铜版印本C.南宋持罗盘陶俑D.造纸流程图
2024-06-06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并分析中国角度分析1501—1840年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认为中外差距主要在军事装备上,从长远的国防意义上考虑,必须取得外国的船炮。租借不如购买,购买不如自造,于是积极倡导引进西方造船制炮的机器和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引进的机器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画《发展科学奖励发明为加强祖国工业,农业,国防建设而奋斗!》(局部)。

——沈榆、孙弋《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

(3)据材料三,说说你对画作内容的理解。
(4)下图为某校学生绘制的中外科技发明思维导图,请你选取2点科技发明成就,并简述选取的的理由。(要求:中外发明各举一例)

2024-06-06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变革。古代中国拥有大量科技成就,佐证了我国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科技成就

事件影响
A______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阿拉伯商人把B______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阿拉伯人把中国发明的C______和火器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第13课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地区早期主要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唐宋开始流行移栽插秧和套作、间作,普遍发展到一年两熟——二作制。唐代南方“江东犁”和宋代“犁刀”“铁搭”的发明与推广,解决了南方土地垦耕困难问题。宋代,耐旱早熟高产的“占城稻”、“黄樛稻”的推广,对于南方水稻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长江流域强势崛起。

——摘编自姜锡东《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材料三   隋至清期间GDP总量与科技发现总量的变化

时间断面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GDP总量(10亿)31.145.675.660.061.8228.6
科技发现总量41848152460
(注:“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朱永俊,赵晓春《我国古代科技与经济关系定量研究》

(1)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A、B、C三处填上宋元时期外传的三大发明将句子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这些技术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隋至清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领域一例,说明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初中学校等校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框内容为小明梳理的某朝代科技成就,横线处可以填入的是(     
       发明
指南针广泛应用
沈括写成《梦溪笔谈》
……
A.造纸术B.火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
2024-06-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三)
6 . 小历同学在学习中整理了两张知识卡片,根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卡1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八股取士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卡2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指南针的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A.民族与外交B.思想与科技C.文化与战争D.改革与发展
2024-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7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2)请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是什么?
(4)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根据材料四的图片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根据文字材料指出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4-06-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文字篇】

【文学篇】

朝代

体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A

李白

《静夜思》

宋朝

苏轼

《赤壁怀古》

元朝

关汉卿

《窦娥冤》

明朝、清朝

小说

曹雪芹

B

【制度篇】

到了唐朝时期,这个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这一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1)图中文字统一后,使用的是什么字体?
(2)将字母指代的内容填写完整。
(3)材料中的“第一种在文学方面”指宋朝的哪个发明家?哪一发明与“这三种东西”合称“四大发明”?
(4)成书于明朝,记述了中国当时先进科技的著作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6)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4-06-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战国形势图

图B

材料二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精神文化也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两宋在其三百余年间,始终受到来自北方民族国家的环伺紧逼,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现实威胁,故而民族意识应时而起,构成宋代文化的强烈底色。也因此,宋代文化注重实用,从根本上关注人怎样生存发展、国家如何安宁强盛。……总之,宋代的文化与科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1)材料一图A时期各家学派代表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图B________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例宋代文化、科技方面的成就。
(3)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2024-06-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10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指出东晋至北宋时期政府官员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制度;

【科技领先】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水平。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宋代发明的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文化繁荣】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元】关汉卿《窦娥冤》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清】曹雪芹《红楼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甲、乙、丙的文学形式,并任选一位文学家进行介绍
2024-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