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剧的繁荣与书画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7 道试题
识图题 | 适中(0.65) |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人物的主要思想。
(2)指出图二的文学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文学形式在当时繁荣的原因。
(3)根据图三指出其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括其史料价值。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 . 文化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写照。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明末,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孔尚任创作的《牡丹亭》。(     
改正:
(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庶民的胜利》,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高老头》等,再现了德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改正:
(4)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改正: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4年中考1号卷模拟(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新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剧”。材料说明京剧(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题材广泛,表演形象
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D.贴近百姓,源于生活
2024-05-1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4 . 探寻历史文脉·走进北京非遗

材料一   北京景泰蓝技艺——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而得名。其制作需要经过十几道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是研究中国工艺史的鲜活材料。景泰蓝制品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是中国与世界人民友谊的见证。

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接受昆曲、秦腔的表演方法,吸收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并走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

杨镇龙灯——顺义杨镇龙灯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庙会活动。后来,逐渐变为娱乐乡亲,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但龙灯会的舞龙技法、套路、伴奏的鼓谱仍沿袭前代,只是表演形式稍做变动,以适应民间表演需要。

(1)依据材料一,任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或现实角度说明其价值。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同仁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材料三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不仅拥有故宫、颐和园等闻名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着曲艺、工艺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北京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有了可供挖掘的历史文化金矿。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展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北京坚持和强化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实施建设“国际中心城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巩固连接北京市民情感的纽带,保持了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摘编自《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北京市级》

(3)依据材料三,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请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针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合理建议。
2024-05-18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思想家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
2024-05-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明代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如《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的成就,如《西游记》和《牡丹亭》等。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形成B.明代经济的发展C.中央集权的强化D.开放的对外政策
2024-05-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独具特色。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序号

成就

评述

A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B

《牡丹亭》

生动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C

“皮黄戏”

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剧”。

D

《红楼梦》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A.AB.BC.CD.D
2024-05-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2024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某同学在小专题复习时制作的卡片内容。该专题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A.璀璨的科技成就B.昌盛的文学艺术
C.衰落的封建制度D.光辉的科技文化
2024-05-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优秀的作品相继涌现,如《西游记》《牡丹亭》等,它们故事情节浪漫生动,热情歌颂抗争精神,广受人们的喜爱。这反映了(     
A.科学技术的进步B.城市风貌的改变C.文化专制的盛行D.市民文化的繁荣
2024-05-16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西晋时期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新阶段,被誉为“书圣”。
(2)明朝万历末期,汤显祖创作的《长生殿》,使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3)意大利人但丁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4)1804年,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2024-05-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