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所谓“走西方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周新城《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辨析》

材料二   下表为毛泽东年谱(部分),列举了他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年代事件简述
20世纪20年代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
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世纪30年代1931年在江西瑞金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935年1月出席遵义会议,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1935年底在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上作重要报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40年代1945年4月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10月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总体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走西方人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属于“走自己的路”的是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为20世纪30年代补充一件大事并仿照表格样例对其简单描述。
(3)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该时期“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群体中三位杰出代表。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二模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练了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指出,在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等更具有总体性,能统领其他历史经验。

——摘编自何成刚《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中学历史教学》

阅读以上材料,请从“更具有总体性”的四条历史经验中任选一条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三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结论: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所以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
(注:以上示例仅供考生参考,考生作答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历史观点)
2024-05-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毛泽东指导下,大会总结闽西土地斗争经验,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这个决议比井冈山和兴国《土地法》又有新的发展:对大小地主加以区别对待,对地主也“酌量分与土地”;对富农土地只没收“自食以外的多余部分”,“不过分打击”;对中农“不要予以任何的损失”;“对大小商店采取一般的保护政策”;在土地分配上,以乡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记》

材料二:这是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千百年来,占乡村人口绝大多数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只有很少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这种严重状况,是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压迫、贫困及落后的重要根源,是中国的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在公社内部无视社与社之间的差异搞绝对平均主义,“共产风”的盛行和大规模的“一平二调”等行为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直接体现就是农业产量的减少和农村关系的紧张。

——罗红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对土地政策的完善贯彻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这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体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回答,“公社”的弊端主要是什么?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做了怎样的重大调整?
2024-05-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
C.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D.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寻找道路,奔向梦想,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毛泽东制定的“新的革命策略”。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制定“新的革命策略”的依据。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同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移植嫁接他国的道路和模式。中国特色之“特”,……在于守正创新。在坚持发展道路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国情世情、感知时代脉搏;在战略决断上,以不变应万变;在策略方法上,以不断自我革命应对新的挑战。

——习近平《坚定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

(3)综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你对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有何认识?请你以“国家制度与发展道路”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7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不少国际知名人士惊叹, 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随着中国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它也正在重塑国际关系”。

——摘自人民日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提到的“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与哪一重大会议有关?这一会议作出了什么决策?这次会议有何地位?它的召开又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二   中国则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从打开国门搞建设的第一天起,中国领导人就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特色,铸就了中国发展全然不同的路径选择。

——摘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则选择了自己的道路”选择了什么道路? 这条道路是谁领导我们开辟的?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决议》指出,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并分别写出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能作出哪些努力?
2024-04-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道路。三者的共同点是(     
A.推动世界潮流B.紧密结合国情
C.取得建设成就D.实现民族独立
2024-04-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江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9 . 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他为革命指明的道路是(     
A.坚持工农武装割据B.以工人运动为领导
C.以城市斗争为重心D.鼓励农民武装斗争
2024-04-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名称作品展示赏析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

通观画面,毛泽东的形象居于画面的核心,从远处的青山可以看出,此时正是万物萌发的初春时节,而这也象征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春天已经到来。
《百团大战》

作品描绘的是长城下八路军和日伪军激战的场面。整个画面构图安排紧凑,近处色调偏冷,远处灯火通明,象征着抗日战争必胜的结果。
《?》

作品刻画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乘坐船只横渡长江的场景。在炮火的映照之下,风帆与红旗相映生辉,与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图景。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革命道路,及其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任举两例,4分)。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及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
(3)根据图3,确定合适的作品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
2024-04-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