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7 道试题
1 .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从胜利走向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

材料三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片所示军事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此次军事行动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
(2)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开拓进取,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跨越了“雪山”“草地”,请举例说明。
(3)请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题(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歌曲《大会师》中唱道:“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歌词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十分生动地记录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重大时刻与关键环节。下列诗词与如图所代表的事件相关的是(     

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市某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如果你是该博物馆的讲解员,下列篇章你将按照怎样的顺序为学生讲解(       
①“抗日烽火”            ②“苏区壮歌”          ③“辛亥革命”        ④“黎明前夜”            ⑤“星星之火”
A.③①⑤④②B.③⑤②①④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④③⑤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在红军长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移中,我们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   经过万里长征,共产党和红军终于远离长江中下游流域,到达西北黄土高原,和国民党的地缘矛盾显然淡化了。……长征与华北事变的先后发生,使蒋介石开始探索联共抗日的可能性。从这个结果看来,长征的意义就是无意间在地缘政治上减缓了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而将蒋介石与日本的民族矛盾凸显出来,在客观上将蒋介石集团引向抗战之路。

——摘编自昆嵛《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

(1)据材料一,归纳长征路线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的影响。
(3)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使长征有了前进的大方向。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政治上的战略转变指的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下列反映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7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军事行动
(1)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保存红军实力,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解放战争期间揭开战略大反攻序幕——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历史考试试卷
2024八年级下·北京·专题练习
8 . 以下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这组图片反映出(     

A.武器装备向现代化迈进   B.人民军队服务人民忠于党
C.现代医学技术普惠全民   D.国防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2024-06-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频选择题35题)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9 . “红色旅游”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下列城市与红色旅游热点对应搭配正确的有(       
①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②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④重庆:中国革命的圣地,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6-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前瞻卷(123)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

材料二 红军长征胜利前后开展的纪念活动,重点在于及时介绍红军长征的曲折过程和重要意义,树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正面形象。……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时,

《人民日报》社论强调“真正把伟大的长征精神变成献身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纪念红军长征活动研究》

(1)据材料一,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长征是“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长征纪念活动重点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6-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