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团结抗战及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2 道试题
1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出(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国共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金溪县锦绣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表格型史料简洁、直观,但蕴含深刻、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单位:个)
时间日本陆军总师团数在中国师团数在太平洋及东南亚师团数
1937年年底2421/
1939年年底4034/
1941年年底513510
1943年年底703815
1945年1685344
A.百团大战使日本于1945年在中国战场大大增加了兵力投入
B.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
C.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牺牲最大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抗战家书的记忆】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抗日英雄的家书内容或恳切、或温情,或牵挂……以下为他们家书的节选:赵一曼: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左权: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程雄: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胡孟晋:惠,最亲爱的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戴安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栖姓,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1)请对赵一曼、左权、张自忠、戴安澜这四位历史名人各用一句话介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家书中的抗战精神”,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鹰潭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读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
《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农民土地需求的变化D.地主阶级力量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上述时间轴,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楚,价值观正确)
2024-05-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制定这一党的政治路线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大
2024-05-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吉安县城北中学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觉醒】

材料一

第四章   风雷激荡
四、民国的新生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武昌起义与全国景从/主权在民的象征/坎坷的民主之路

——摘编自郭世估等《民族觉醒的历程》部分目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阶段中华民族是如何实现“民族觉醒”的。
【历史转折】

材料二

时间阶段事件备注
1931年9月—1937年7月局部抗战时期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7年7月—1945年9月全民族抗战时期卢沟桥事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百团大战1937—1945年敌后战场人民军队抗击着60%以上的侵华日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和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制度变革】

材料三   路井乡第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大会胜利召开.乡政府在六世祠门口的大场里搭起了戏台,六世祠便成了召开社员大会的会议室。……大会开始了,张建书记讲了话。他要求大家,把今天的红红花花,变为明年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要团结一致,加强学习,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为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努力奋斗!

——侯永禄《农民日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侯永禄的日记内容说明其经历了什么历史变革?这种变革实现的方式是什么?
【走向复兴】

材料四

1978-1992年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改革: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1992年至今④改革的深入:南方谈话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加入世贺组织
⑤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改革或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这一主题,从上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史实进行简要说明。
2024-05-25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二)
8 .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全力组织抗战
2024-05-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凤凰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丰富多彩的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借以“重现”历史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一   以下是部分歌曲节选。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1)请从材料给出的歌曲中任选一首(示例除外),并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解读。
示例:《国民革命歌》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体现了北伐将士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材料二   

(2)简述以上两幅图片中的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中的影响。

【数据中的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张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六)
10 . 人民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的力量】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主力的变化。
【团结的力量】

材料二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

国民党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
【精神的力量】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模范人物

人物语录结果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仅用短短三年多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
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从今以后,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一生也值得。”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

——摘编自贺善侃《劳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类代表人物提炼一个主题精神,并概括其具体的精神内涵。
【人民的力量】

材料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国家应如何“保障人民权益”。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2024-05-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