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一八事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发生地的形势图,据图所知,这一事件(     

A.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表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推动抗日战争转入了反攻阶段
2024-06-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选填①②③④的内容。
A西安事变          B红军开始长征               C百团大战          D中国共产党成立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沈阳、埃塞俄比亚、苏台德等地区性危机发生时,政治家关心问题的方式常常不是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到了1935年下半年,英国对法国与苏联恢复关系感到不安,法国对1935年6月的英德海军协定感到震惊。两国单方面采取这两个措施,以换得更多的安全。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无止境地寻求国外市场和自然资源的美国资本主义,会对任何谋求摆脱美国经济枷锁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镇压,……还导致华盛顿通过发起一场反共运动来防止可能的共产主义世界革命,从而对苏联在东欧的必要防御性行动采取过分的反应。……冲突是每个国家都在一种不怎么安全的体系环境中谋求自身安全造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1)与材料一中“沈阳”相关的地区性危机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些地区性危机最终引发了哪场战争?据材料指出“两个措施”的目的和英国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法行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二,美国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后“不怎么安全的体系”指哪一国际体系?材料认为“冲突”是怎么造成的?结合美国“过分的反应”解释这一观点。
(3)综上所述,概括构建安全国际体系环境的策略。
2024-06-10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918日晚1020分,河本末守以巡视铁路为名,在距北大营800米的柳条湖铁路路轨上点燃了炸药包,炸断了铁轨,以爆炸声为信号,今田新太郎挥舞军刀,率领川岛中队抢先杀进了北大营。

——胡德坤《中日战争史》

材料二   中国抗战与欧洲战场不同,欧洲有很多国家参战,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与日寇奋战14年之久,历时最长,又几乎是独撑东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主力军,地位显著。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对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敌伪军170多万人;连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击毙、打伤、俘获日军共250多万人,超过美、英、苏消灭的日军总和;日军总兵力的2/3被牵制在中国。

——摘编自薛红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推动力》

材料三   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与地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2024-06-10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时间轴上标注的五个历史事件,反映了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历程?

A.甲午中日战争B.北伐战争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
2024-06-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革命道路】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纪念馆

古田会议决议案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其中一幅图片,简要说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找着新的道路”。
(2)写出由图B到图C所示的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分析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意义。
2024-06-09更新 | 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时间史事
193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512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斗争。
19361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1937715《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9379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板垣师团一部,经过近一天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1940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大规模对日作战,称为“百团大战”。
19411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1945
46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1)据材料指出标志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面对日寇侵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并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以上措施的出发点。
(2)据材料指出,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下,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哪些抗日力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指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
2024-06-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
8 .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需要反思战争,更需要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请说出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请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023年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请说出日本蓄意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6)每年的公历12月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请说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人数。
(7)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8)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探究,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
2024-06-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中学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9 .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思维导图,错误的是(     
A.B.
C.D.
2024-06-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燕山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所述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历史事实历史解释
A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淞沪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徐州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A.AB.BC.CD.D
2024-06-07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岳阳市长岭中学中考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